12月4日晚6時20分左右,城固縣醫院住院部10樓神經外科,住院患者謝女士的女兒路過醫生辦公室時,看到一名醫生邊打點滴邊工作,很是感動,偷拍的照片發到網上,受到了網友的一致點贊。(12月7日《華商報》) 華燈初放的晚上,身體不適的醫生沒有休病假,帶病堅守在工作崗位上,點滴聲伴隨著電腦鍵盤聲,映襯出一個忠于職守、帶病堅持工作的高大形象,這應該是一道讓人感動的美麗風景。然而,這道風景并不美麗,風景背后,暴露出醫療資源的匱乏,每千人擁有1.2個醫師讓廣大醫務工作者超負荷工作;折射出醫務工作者工作強度之大。某項調查顯示:在7762名受訪醫生中,九成毎天工作超八小時,近三分之一受訪者每天工作10至12小時,以至于醫生“過勞死”事件頻發:北京積水潭醫院燒傷科主任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55歲;42歲的阜外醫院麻醉醫生昌克勤在手術室內昏迷……,臨床、科研、教學、行政等方方面面的壓力,讓許多醫生“傷不起”,即使是身體不適,也不能正常治療和休息。 醫務工作者是最為寶貴的財富,國家培養一名醫生不容易,資料顯示:從念醫學院開始到成為一名主治醫生,一般需要10年時間,成長過程漫長,工作環境堪憂,身體狀況不佳等因素促使醫療隊伍人才流失嚴重,近10年的高考狀元專業選擇調查中,幾乎無人選擇醫學,這不能不引起警覺和反思。 總之,“醫生邊打點滴邊工作” ,這道風景真的不美麗。面對這道風景,我們當反思:如何優化醫療資源配置,避免“小醫院冷冷清清,大醫院人滿為患” ?盡快出臺醫師健康保障措施,規范工作制度……切記:保護醫務人員的健康,就是保護我們所有人的健康。 |
相關閱讀:
- [ 11-27]單飛的“滴滴醫生”注定行而不遠
- [ 11-27]取消職稱外語不應僅限基層醫生
- [ 11-27]家庭醫生能否點亮“健康中國”?
- [ 11-27]“簽約醫生”難在醫生數量不足
- [ 11-27]基層衛生院最需要的是通科醫生
- [ 11-27]別讓“簽約醫生”淪為“簽約一聲”
- [ 11-26]你也可以擁有簽約家庭醫生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