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一大”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該綱領的第一條就是“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其實,將中國的無產階級政黨命名為“中國共產黨”,也是有個過程的。
當事人對此的回憶,各說各的。1956年12月,施存統在《中國共產黨成立時期的幾個問題》一文中回憶道:“黨的上海小組成立于1920年6月,一開始就叫‘共產黨’,它的機關刊物也叫《共產黨》。”陳公培只是記得,在陳獨秀家里座談,“作為組織共產黨的準備,搞了五、六條章程,很簡單”,沒有提到組織的名稱。
李達、陳望道、沈雁冰、邵力子、周佛海都是較早加入中共上海發起組的。李達1954年2月23日在給上海革命歷史紀念館的信中寫道“1920年夏季C.C.P.(不是共產主義小組)在上海發起”。他提出,當時發起組織的不是“共產主義小組”,而是C.C.P.,中文名稱是什么,他沒有說。李達在1955年8月2日接受采訪時,回憶說“成立共產黨的會議是在《新青年》雜志社內召開的”,“黨的上海發起組,推陳獨秀做書記”。前面講的是“共產黨”,后面講的是“黨的上海發起組”,名稱究竟是什么?也沒有說清楚。《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的翻譯者陳望道,也是較早加入中共上海發起組的,他在1956年6月回憶說,“1920年四、五月間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后來就是黨,并未改用別的名稱”,也就是仍然稱作“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時在商務印書館工作的沈雁冰(即茅盾),也在1920年夏天經常參與陳獨秀等人的聚會,1957年4月,他回憶說:“小組當時有個名稱,我忘記了,但不叫共產黨,也不叫馬克思主義研究會”。邵力子在1961年回憶說:“研究會成立半年多,逐漸轉變成共產主義小組的性質”,沒有提到名稱是什么。1942年出版的周佛海的《往矣集》一書中,則稱之為“籌備性質的組織”。
上述7人的回憶中,肯定“一開始就叫‘共產黨’”的只有施存統一人。
1990年發現了俞秀松日記的殘篇。在1920年7月20日的日記中,俞秀松寫道:“經過前回我們所組織底社會共產黨以后,對于安那其主義和波爾雪佛克主義,都覺得茫無頭緒”。在沒有發現俞秀松當時還有與其他一些人進行組黨活動的前提下,日記中提到的“社會共產黨”,所指的應該就是1920年6月建立的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而并非如施存統所說的“一開始就叫共產黨”。施存統回憶中說“它的機關刊物也叫《共產黨》”,其實,《共產黨》的創刊是在1920年11月,是在決定建立發起組的半年之后,也并非在“一開始”之時。
當時與李大釗一起在北京籌建共產黨組織的張申府有一段比較細致的回憶,他說:“關于黨的名稱叫什么,是叫社會黨還是叫共產黨,陳獨秀自己不能決定,就寫信給我,并要我告訴李守常”,“我和守常研究,就叫共產黨……我們回了信”。陳獨秀給張申府寫此信的時間是在1920年8月間。就是在陳獨秀與李漢俊、俞秀松、施存統、陳公培決定成立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之后,也說明中共上海發起組成立時,“黨”的名稱并沒有確定。俞秀松的日記和張申府的回憶可以彼此印證。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共產黨在開始創建時,既考慮過稱為共產黨,也考慮過稱為社會黨,甚至于還曾考慮過稱為社會共產黨。
關于被稱為社會黨,還有這么一段插曲。
1920年10月16日《申報》上,曾刊載了一條消息:“社會黨陳獨秀來滬勾結俄黨和劉鶴林在租界組織機器工會,并刊發雜志,鼓吹社會主義,已飭軍警嚴禁。”《申報》稱陳獨秀為“社會黨”,依據是什么呢?因為陳獨秀曾在《新青年》雜志上公開宣稱“吾黨”即“社會黨”。
1920年9月1日出版的八卷第一號《新青年》,刊出陳獨秀的《對于時局的我見》一文。此文是由于“昨天有兩個相信社會主義的青年,問我對于時局的意見”,于是“我以社會主義者的見地,略述如左”。陳獨秀在“略述”中,提到:“吾黨對于法律底〔的〕態度,既不像法律家那樣迷信他,也不像無政府黨根本排斥他,我們希望法律隨著階級黨派的新陳代謝,漸次進步,終久有社會黨的立法,勞動者的國家出現的一日。”此后,又一處提到:“在社會黨的立法和勞動者的國家未成立以前,資產階級內民主派的立法和政治,在社會進化上決不是毫無意義;所以吾黨遇著資產階級內民主派和君主派戰爭的時候,應該幫助前者攻擊后者……”這就很清楚地表明,“吾黨”即“社會黨”。陳獨秀的這篇《對于時局的我見》,加上他的種種活動,很自然地使警方意識到他組織了“社會黨”。
1920年11月7日,俄國十月革命三周年紀念日,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主辦的《共產黨》月刊在上海創刊。刊物用大量篇幅介紹馬克思列寧主義學說、各國共產主義運動的情況與經驗、中國各地工人運動的發展情況,探討中國革命的一系列重要問題,批駁無政府主義思潮。在創刊號首頁的“短言”中,闡明了在中國建立共產黨的主張。刊物上既無編輯部地址,也無印刷、發行單位,所有文章的作者或譯者都用筆名,而不署真名,使人一看便知是本秘密刊物。然而卻又以“共產黨月刊社”的名義在《新青年》雜志上刊登廣告,公開亮出了“共產黨”的旗幟。
就在創辦《共產黨》月刊的那些日子里,中國共產黨上海發起組還起草了《中國共產黨宣言》。《中國共產黨宣言》闡明了中國共產主義者關于實現共產主義新社會的理想,提出將生產工具——機器,工廠,原料,土地,交通機關等——收歸社會共有,社會共用;廢除舊的國家機器;使社會上只有一個階級——勞動群眾的階級的主張。宣言還指出:無產階級要建立新社會,就要團結起來,開展階級斗爭,“用強力打倒資本家的國家”,鏟除資本制度,就必須“組織一個革命的無產階級的政黨——共產黨”,領導無產階級奪取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并且“用革命的辦法造出許多共產主義的建設法”。《中國共產黨宣言》第一次比較系統地表達了中國共產主義者的理想和主張。
《共產黨》月刊的創辦和《中國共產黨宣言》的擬就,把黨的名稱——中國共產黨基本上定了下來了。建黨的工作更加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摘自《讀·黨史》第1輯李三星/文 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