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安徽女大學生袁大宸發布微博說,當天早上,自己騎自行車路過淮南師院大門口,其間她扶了一個摔倒的老太,看到老太情況嚴重就撥打了120。到場的老太家屬認為是她撞倒了老人,要求她負責。她隨后到淮南公安局龍泉派出所報案,民警調取了當時附近的監控錄像。監控上顯示,當時她和老太雖然出現在視頻監控中,但監控有死角,兩人并未同時出現在視頻中。
袁大宸隨即在微博上尋找目擊證人,很快就有網友聯系上袁大宸,稱愿意為她作證,證明其清白。
但前天,安徽電視臺播出了三名目擊證人的指證,他們都稱愿意實名作證,證明女大學生小袁曾經承認撞了人,這使是撞是扶的認知出現了大反轉。
與過去幾乎一邊倒地站在扶起老人者一方不同,在新聞跟帖中,女大學生與目擊者的證詞都受到質疑。
懷疑女大學生的網民說,“我相信你可能敢于主動上前攙扶老人,甚至主動送老人去醫院,但我的確不信一個沒有收入的女學生,會出于好心讓自己同學送錢來為老人墊錢看病,去承擔本是家屬才應該承擔的義務”。
懷疑作證者的網民則表示,這三個作證者都和老太相識,自然會為老太說話。而證人中一人拿出1000元、一人拿出500元給老太治傷,也說明他們之間的熟悉關系……
這幾年,扶起跌倒老人反被訛的事頻頻出現在媒體上,這使人們更愿意相信扶起者。于是當袁大宸發布微博求助時,很快就得到5萬多的轉發和點贊。但正因為人們更趨于相信扶起者,實際上也存在真正撞倒老人者謊稱是扶起者的可能。
與過往扶起跌倒老人不同的是,安徽女大學生不僅扶起了老太,還借錢為老太墊付醫療費,這是一種對一般人來說都是高不可及的道德境界。高出常人的境界本來就會招來懷疑,何況又有多人出面證明她承認過撞人。
可是假如這個女生真的有如此之高的道德境界卻受到誣陷和懷疑,那無疑將受到深入骨髓的傷害。
這又是一起“羅生門”事件。這種“羅生門”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一次。最近的一次是南京寶馬案中“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的醫學鑒定,人們對它的質疑至今仍在延續,以致“急性短暫性精神障礙證”成為近日網上最為流行的“證件”。
盡管淮南警方稱調查已有初步結果,并即將公布,但警方公布調查結果,也未必會獲得全體的相信。
這就是信任大廈倒塌的結果。在信任的瓦礫之中,真相變成了任人踩踏的塵土。于是我們不得不依靠監控視頻來還原真相。但監控視頻不可能像無處不在的天眼,總有一些事情發生在監控的盲區。
監控視頻一旦出現盲區,那么當事人是說真話還是撒謊就要依靠良知了。如果一個社會的信任體系牢靠,多數人以真實為榮以虛假為恥,就不會出現“每個人懷疑每個,一切人懷疑一切”的局面。可是我們面臨的狀況是,在許多時候,謊言可以在大庭廣眾之下毫無羞恥地行走;而且人們明明知道那是謊言,卻不能公開指證它們。當信任體系不斷受到撞擊后,良知的獨木怎能支撐起誠信的大廈?
信任傾覆,使每個人都變成了福爾摩斯,在信任的瓦礫中尋找能夠還原真相的蛛絲馬跡。然而即便福爾摩斯再世,他也不可能是萬能的,甚至他所做出的判斷,也可能被懷疑是不是受到收買而弄虛作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