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安全意識 莫讓生命之花被水淹沒
2017-06-01 08:48:4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5月28日中午,平南縣職校(平山校區)5名高中學生到六陳水庫戲水,其中兩名在游泳時不幸溺水失聯。截止發稿前,一名溺水學生已被打撈上來,但已不幸身亡,另一名學生仍處于失聯狀態。(5月29日《南國早報》) 近幾年來,學生溺水的事故頻頻發生。天氣炎熱,暑假即將來臨,擺在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面前的擔子更重了。如何有效地預防此類事故再次發生,不能止于表面教育,而要形成鐵規鐵紀,筑建學生防溺水的銅墻鐵壁。 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理應成為防止學生溺水的第一道防線。制訂制度的同時,向學生普及游泳知識和防溺水的技能。學校開設安全教育課,教育學生遠離危險水域,防范于未然。 貧困山區,不少家長在外務工,許多學生成了留守兒童。家中的老人精力有限,無法顧及孩子的方方面面,游泳成為孩子們消暑娛樂的最好方式。殊不知,無任何安全保障的“野泳”很容易造成溺水事故。建議監護人及時了解孩子的活動范圍和動向,明確告知他們外出游泳時,要有識水性的大人陪同,同時帶上救生工具。 相關部門要在經常發生溺水的江河水庫設立警示牌和游泳注意事項提醒。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這些地方準備一些車輪內胎、救生衣之類的救生工具。不定期組織有關單位,開展防溺水的社會宣傳工作,加強民眾的安全意識。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和家庭的希望,無管束的放任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也是對家庭和社會的不負責。減少溺水事故發生,讓孩子在安全快樂中成長是社會的共同責任。 |
相關閱讀:
- [ 06-01]如何守住孩子的童心?
- [ 06-01]“奇葩校規”頻現,最終還是害了孩子
- [ 06-01]強制讀經會把我們的孩子帶往何處
- [ 06-01]希望孩子怎樣自己就應怎樣
- [ 05-31]放下手機,給孩子最好的陪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