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鰲太穿越事故”再次敲響驢友安全警鐘
2017-05-08 07:30:17?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孫勁貞 我來說兩句 |
五一前后,來自全國各地多支戶外團隊來到寶雞太白山進行鰲太穿越,因5月2日遭遇暴風雪,至今20多名驢友失聯,2名驢友遇難,搜救工作仍在進行之中。昨晚9時許,記者從陜西曙光救援隊了解到,4月30日上山的青海團隊7男2女失聯;5月1日上山的義烏團隊,13名驢友失聯;5月1日上山的上海8人團隊,其中5人已經安全抵達大爺海,兩名男性驢友確定死亡,一名女性驢友至今失聯。(據5月5日《華商報》) 毫無疑問,這是一起徒步穿越悲劇事件,死亡和失聯人數眾多,令人感到無比痛惜,救援隊至今還在搜索中,最終傷亡數字還是未知數。此次鰲太穿越驢友遇難事故,起因是5月2日遭遇暴風雪所致,眾多驢友被困山中失聯,部分人因低溫凍亡。表觀上看,這是因突發惡劣天氣引起的意外傷亡事故,在戶外徒步穿越運動中時有發生.如果深究根源的話,則會發現鰲太穿越本身就是一條極高風險線路,乃是戶外傷亡事故高發地帶,驢友應以此為鑒,在冒險、挑戰極限之余,也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盡可能保護自身生命安全。 秦嶺穿越是中國最艱難的五大徒步線路之一,鰲山穿越太白更是秦嶺穿越第一頂級線路。這條線路穿越的難點,不僅在于需要長時間穿越無人區且得不到補給,途中需翻越海拔在3400米以上的高海拔山峰多達十幾座,且氣候多變、路況復雜,事故不斷。全程150公里以上,需用時6~7天左右,整個穿越過程大都行走在冰川遺跡形成的石海之間,沒任何安全設施和安全標志,遇到惡劣天氣就十分危險,為此鰲太線也被驢友稱之為死亡線路。 據統計,2001年以來鰲太線發生的山難不下三十余人。2012年11月24日,10名驢友穿越鰲山時,突降暴雪被困山中,導致三人死亡。2014年10月19日,6名驢友從秦嶺石砭峪出發欲穿越牛背梁,因迷路失聯,經3天3夜的緊急搜救被安全帶出山。2015年12月26日,甘肅和山西的兩名網友穿越秦嶺時失聯,至今杳無音訊。2016年4月6日,24名大學生在穿越秦嶺“小鰲太”線路中遭遇極端天氣,經過十幾個小時緊急救援安全獲救。 諸多傷亡失聯數據令人觸目驚心,鰲太線不愧是死亡線路,徒步穿越的風險極大。即便有豐富戶外經驗的驢友,在突發惡劣天氣時,也難以輕松脫險,更遑論很多菜鳥級的驢友,只是有過幾次徒步旅行的經驗,就信心滿滿貿然闖入鰲太線,豈不是置身于危地。從歷年發生的傷亡事故來看,很多人徒步經驗不足,對鰲太線的危險認識不夠,對該線路的地理狀況沒有充足了解,沒有做好安全防范工作,食物、御寒衣物準備不充分等等。 戶外徒步本身就是一項高風險的運動,對身體、意志都是很大的挑戰。現在隨著戶外旅游的流行,喜歡上徒步穿越線路的人越來越多,這種具有冒險精神、挑戰極限的行為可嘉,但不能太過大意,對個人能力自恃太高,一味尋求刺激性、探險,而忽視風險防范。不管是徒步穿越,還是玩其它極限運動,都要珍愛生命,敬畏大自然,可以在安全工作到位下冒險,而不應毫無底線地玩火。
|
相關閱讀:
- [ 09-05]違規穿越驢友理當被處罰
- [ 07-26]驢友,莫把任性當勇敢
- [ 07-18]有一種法律保護動物叫“驢友”
- [ 07-08]驢友少根安全弦 探險容易變冒險
- [ 06-15]驢友是否“領情” 無關搜救要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