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驢友周道等7人網上約定,自行組團進山探險,但到了約定返回日期不見人影,還與家人失去了聯系。多個驢友家屬的求助電話引起了成渝兩地警方的高度重視,12日下午起,成都市崇州、大邑兩地組織200余人的救援力量山上搜救,并終于在當晚10時許遇到下山途中的7名驢友。然而,獲救的驢友并不領情,其中有人稱:“我們沒報警,你們為何上山搜救?”(6月14日《華西都市報》) 驢友是否“領情”,無關搜救要義。從這幾年曝出的此類報道看,人們最關注的,還是一些驢友準備不足匆匆出行探險,結果身遇險境卻又不知所措,最后甚至付出血的代價。而這當中,如何讓驢友的自發探險更多一些安全保障,怎樣的搜救補償才更符合公眾的普遍意愿,其實也日益突出地擺在了相關管理部門的眼前。換言之,搜救不可或缺,但成本也不能不計。 救援工作中有些成本是無形的,無法統計某次救援到底需要支出多少成本;而在人民群眾的生命受到威脅時,無論其探險活動是否符合相關規定,作為政府部門理應聞風而動、迅速馳援。就驢友救援而言,也可以探索建立收費的社會化專業救援隊伍。當驢友探險時遇險報警并付出搜救成本后,他們的探險素養、安全意識等“被迫”不斷提高,進而把驢友活動越來越引入組織規范、保障嚴密、安全可控的軌道上來時,這樣的集體“領悟”,可謂遠遠比個體“領情”有意義、有價值得多了。 |
相關閱讀:
- [ 05-27]野蠻驢友要的“自由”,社會給不了
- [ 04-12]驢友穿越提前備案其實是“免費投保”
- [ 04-11]一次“搶紅包”暴露多少作風問題
- [ 04-11]探險“備案制”怎能跑在驢友后面
- [ 11-27]擅攀高入罰 彰顯服務善意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