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兒科醫生短缺的話題引發了普遍關注。教育部有關“加強兒科學科專業建設,將兒科學專業化教育前移,力爭到2020年每省(區、市)至少有1所高校舉辦兒科學本科層次專業教育”的舉措也成為討論的焦點。 如何看待這一舉措?一方面,要為教育部門應時而動,力求從根本上解決兒科醫生人才匱乏這一問題的決心叫好;可另一方面,也引發了深一層思考:人才培養是需要一個較長周期的,“急就章”式的人才培養固然可解一時之急,但怕是解決不了長遠之需;固然可解某一個領域的人才之缺,怕是解決不了所有領域的人才之缺。如今,兒科醫生短缺的問題暴露出來,被關注并努力解決,那眼科、耳鼻喉科、神經內科的醫生是否也同樣存在短缺的問題需要解決呢?養老、社會服務等其他社會領域是否也同樣存在類似人才需求呢?能否對其他領域人才的供需現狀充分掌握,從而避免兒科醫生極度短缺的問題在其他領域再次發生呢? 這就折射出一個重要的問題,除了依靠市場的自我調節之外,還需要加強人才培養的頂層設計。一方面,需要教育部門時刻保持對于各領域人才需求的敏感,要有超前的眼光,打出人才儲備的“提前量”;另一方面,需要各行政部門之間打破藩籬,在人才培養方面,及時溝通信息,統籌協調。 舉個例子,不久之后,首都第二機場和環球影城都將建成并投入使用,在規劃之初,教育部門便能知曉并部署相關職業院校提前調整人才培養方向,儲備相關人才,方能實現人才儲備的“手中有人,心中不慌”。而這就要求發展規劃部門在規劃立項之初,將人才的需求與培養通盤考量。當然,如何建立一個人才市場的“晴雨表”,及時反映各領域人才的供求關系,供相關部門提前部署也是當務之急。總之,人才培養非小事。期盼未來,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多一些未雨綢繆,少一些“急就章”。 (趙婀娜 《人民日報》) |
相關閱讀:
- [ 03-01]“全面二孩”兒科荒要盡快解決
- [ 02-26]兒科醫生短缺,問題不在醫學院
- [ 02-25]保障應有尊嚴 兒科醫生才能成為香餑餑
- [ 02-25]兒科醫生培養了還要留得住
- [ 02-23]兒科醫生緊缺 不能單靠恢復招生
- [ 02-20]恢復兒科專業能緩解兒科荒嗎?
- [ 02-05]兒科醫生緊缺提醒醫改還需再加力
- [ 02-05]公立醫院兒科到底“荒”什么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