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張先生是殘疾人。近日他被通知去參加徐州沛縣殘聯舉辦的殘疾人技能培訓班。到了地方他傻眼了,培訓班設在二樓,而他是搖著輪椅去的,這個地方沒有電梯,也沒有殘疾人通道。無法上去,張先生很是不滿。殘聯回應說:地點是由委派機構選定的,未來再舉辦活動,會設在一層中心活動室。據了解,當天有一二十名下肢癱瘓的殘疾人無緣技能培訓。(8月27日《都市晨報》) 關愛殘疾人,是殘聯的天職。平心而論,沛縣殘聯在關愛殘疾人上是做了不少事情的。就拿這次技能培訓來說,也是他們的主動作為。在此之前,這家殘聯開展了一次調研,發現很多殘疾人沒有就業,只靠著微薄救助金過日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殘疾人,不僅因為沒有收入陷入困境,而且影響了心情。成天無事可做,讓他們生活在消極氛圍里。 為了讓殘疾人融入社會,這家殘聯開展了技能培訓。按說,這是一件好事情。遺憾的是,好事情由于考慮不周到,成了尷尬的事情。一些搖著輪椅來的下肢殘疾人士,因為無法“上二樓”只得歡喜而來,悲傷而去。雖然說,對于沒能參加這次技能培訓的殘疾人,殘聯表示在下一期會滿足他們的愿望,但是這起尷尬的事件,還是應該好好反思的:公共服務何時終結“搖著輪椅上二樓”的悲催? 公共服務單位很多,他們面對的是面廣量大的民生。有的時候,這些部門和單位,也是真心的為大家服務的,可是就是因為在細節上沒有注意,導致了問題的發生,讓好事成了壞事。有這樣幾件新聞是值得我們品味的: 其一,江西一個地方民政部門組織愛心企業幫扶農村困難群眾。他們的投資也挺大,給每一位困難群眾送去了一臺空調。在回訪的時候,卻發現空調都落滿了塵埃,根本就沒有使用。村民回答了他們的疑惑:吃都吃不上,誰舍得用空調? 其二,寧夏銀川圖書館在盲人日舉辦了一場文藝演出,在節目單上舞蹈占據了大半江山。你說歌曲可以聽,相聲可以聽,舞蹈讓盲人怎么看?這場文藝演出究竟是讓領導看的,是讓記者看的,還是讓盲人“看”的?盲人都連聲哀嘆。 其三,某地組織企業贊助公益設施安裝,在一條100米的道路上安裝了30個垃圾箱。不僅如此,垃圾箱之間安裝的是休閑座椅。試問,有必要這樣3米多一個垃圾箱嗎?更試問把垃圾箱和座椅安裝在一起,還如何有心情休閑?于是座椅沒人去坐。 現實生活中,這類事情很多。比如10厘米高的公交站臺板凳,猶如兒童玩具,成年人沒法坐下去。比如2米高的街頭取款機,取款需要踩著板凳。不是這些單位沒有去關注公共服務,而是在公共服務中缺少了對細節的關注。眼下,正在開展零距離服務,這是轉變機關作風的好載體。但是,零距離需要更多的人文關懷。正如徐州的這家殘聯一樣,阻礙殘疾人上樓的其實就是沉睡的服務意識。 |
相關閱讀:
- [ 08-19]免費公共服務也要講求質量
- [ 08-18]從效率、態度開始刷新公共服務
- [ 06-10]公共服務需要更多互聯網+
- [ 05-28]公共服務不應在實行中“貶值”
- [ 05-28]比市民先到 公共服務就該如此
- [ 05-22]互聯網+時代公共服務該怎么走
- [ 04-27]社保清單被扔折射公共服務粗糙
- [ 04-08]承擔公共服務 公立醫院不能逐利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