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重啟公共自行車,租車點正式啟用的首日,有記者走訪時發現,有些車輛已經被破壞。 此前,公共自行車項目停擺,原因之一就是車輛損毀嚴重,如今重啟的第一天,就有自行車遭到破壞,令人心痛又無奈。我們必須看到,文明進步是一個長期過程,任何良好習慣的養成都需要時間,損毀破壞行為絕不是否決或停止公共自行車項目的理由,更不應讓我們喪失對這座城市文明前景的信心。 武漢市的公共自行車重啟后,公共服務的性質更加明確。公共服務全員享用,造福大眾,因此對公共事業的品質維護,不僅僅是某個企業或某個政府部門的責任,其實也是全體市民的責任。 重啟后的公共自行車系統能否順利運行,仰賴于城市公共文明建設。一人損壞了自行車,之后使用的人就都會受影響。人人都希望城市公共環境提升,期待有個讓人享受便利甚至從容、閑適的交通系統,但具體到一輛公共自行車,如果只是覺得這是“公家”的,自己不必愛惜,那么理想就成空談。 文明推進是漸進過程,但生活在城市的每一個人,都在這一過程之中,不是局外人。有時候,文明在制度層面、管理層面有了突破,但在具體方方面面的環境中,仍然需要人的配合。比如地鐵擁擠的站點,現在是有專人組織排隊,文明程度有很大提升,但畢竟是更高的成本付出,如果文明變為自覺的行動,那么制度內化于人與人之間的禮讓,文明的效果就更加顯著。 很長時間,我們養成了制度決定論的思維,往往忽略了自我的要求。環境向著文明的方向改善,這是符合市民愿望的,這個時候,“家園意識”可能更能喚起,而主動彰顯這種“家園意識”,是城市對市民提出的希望。 同時,這對公共服務的提供者也有更高要求。除了要落實對公共服務管理和監督的責任,更有義務提高公共服務的用戶體驗。具體到公共自行車項目,就要從完善自行車道的建設和站點設置,建立科學的等級分布,健全公共自行車交通換乘體系等下功夫,唯有成為一個讓市民能夠切實享受到便利的公共服務系統,才值得獲得民眾的推崇與愛護。 |
相關閱讀:
- [ 04-24]公共自行車要長入生活
- [ 03-27]還是坐在自行車上笑最踏實
- [ 02-04]“天價”公共自行車為啥不一次把話說完?
- [ 02-03]政府采購自行車需明細賬
- [ 02-02]天價自行車采購,更需適應“新常態”
- [ 02-02]“天價”公共自行車須有明白帳
- [ 02-02]“天價”公共自行車能騎多遠?
- [ 02-01]阜陽一輛公共自行車到底多少錢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