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學科建設和本科教育,是世界上所有一流大學之所以成為一流的基礎,也是中國大學跨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的不二法門。離開基礎去追求一流,無異舍本逐末,只會離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越來越遠。】 時隔4年2個月,“老北大”林建華再次回到北京大學并擔綱校長一職。其“就職演說”在紙媒和自媒體上獲得了廣泛傳播。 提起林建華這個名字,學界尤其是中國大學的校長們可能并不陌生。2010年底,在任北京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的林建華轉任重慶大學校長一職,曾引來學界的格外關注。重慶大學校長任上,林建華在這所地處西南一隅大學所采取的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也引來各方迥異的反應。而其在2013年中赴任浙江大學校長前后引發的諸多“風波”,就更讓林建華處在聚光燈下。此番回到北大擔任校長,收獲了“重慶大學的質樸與親情,浙江大學的務實與求新”的林建華,理應在“人們希望北大能夠繼續引領中國高等教育走向輝煌”的路途中展現出其領導能力。 有報道稱,林建華曾在北大主管教學工作長達8年。在北大任副校長和教務長時,林建華就將北大的教學工作重心放在大學的學科建設和本科教育上。應該說,大學的學科建設和本科教育,是世界上所有一流大學之所以成為一流的基礎,也是中國大學跨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的不二法門。離開基礎去追求一流,無異舍本逐末,只會離世界一流大學的標準越來越遠。 在重慶大學時,林建華一反慣例,力主一線教授必須在課堂上授課,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學生尤其是本科生教學當中。為此,重慶大學取消了重大論文獎勵制度,論文數量在教師職稱評定上不再是決定性因素……而在赴任浙江大學校長前,因其非院士身份而遭到或明或暗的懷疑、質疑乃至抵制,似乎也并沒有弱化林建華在浙大展開的相關改革的力度。耐人尋味的是,在林建華擔任重慶大學和浙江大學校長之后,人們感念林建華的地方,除了其在兩所大學所施行的一系列教學改革措施以外,還有其從未追究或追查那些質疑和反對其措施,甚至對其帶有人身攻擊的言論,以兼容并蓄的寬容,成就了校長之尊。 世界上許多一流大學,包括那些所謂研究型大學,教授、資深教授,甚至是一些大學或研究機構中的相關領域的諾貝爾獎獲得者為學生授課,從來都被認為是天經地義的。因為大學的核心使命就是為社會培養人才。而那些積聚了社會各種優質資源的大學,則必須把培養具備領導能力,能夠引領社會不斷前行的創新型人才作為己任。 在林建華的就職演說中,林建華對中國大學的“樣式”有所描述:“我們不能為世俗而拋棄學術的獨立與尊嚴,也不能為名利而嘩眾取寵、放任自流。大學的精神和文化應當是簡單的、純潔的,不允許有爾虞我詐、奉承迎合,也不應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真理才是我們永遠的追求!” 純潔又開放的文化,兼容并蓄卻毫不渙散的核心精神,做一流學術更要培養一流人才的追求,這完全貼合“世界一流大學”的要求。帶著這些理念的林建華,能否推動北大乃至以北大為風標的中國大學回歸其核心使命,我們拭目以待。 |
相關閱讀:
- [ 02-16]輿論和大學應各自守住界限
- [ 02-16]大學教育需“德”“法”并舉
- [ 02-16]大學校長任期不宜太短
- [ 02-15]大學的使命與教師的職責
- [ 02-06]讓大學思政課堂亮起來
- [ 02-05]大學貴在涵養、培育學生的理性精神和積極健康的人格
- [ 01-31]社會主義大學不讓傳播西方價值觀念何錯之有
- [ 01-28]未成年犯罪者考上大學彰顯人性化關懷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