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部今日通報,為了督促各地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保障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環境保護部于近日派出15個督查組對北京山東等6省市的24個重點地市空氣質量保障方案落實情況進行了督查。發現12個城市存在問題,其中石家莊、張家口、承德、滄州、邢臺、邯鄲、濟南、淄博、德州等地市保障方案操作性不強,未對停產、限產企業提出明確標準和要求。(10月29日人民網) 環保部組織開展的這次APEC會議空氣環境質量保障督查,竟然有半數被督查的城市不過關,著實令人費解。 按說,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保障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是首都周邊省市義不容辭的自責任。這不僅是保障APEC會議順利舉行,關系我國國際聲譽的重要舉措。從長遠來說,也是改善城市空氣環境質量,保證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的需要。 然而,就是在這樣的重要關頭,一些城市大氣環境污染問題卻依然如故,揚塵污染、黑煙排放等照排不誤。人們不僅要問,為什么這些地區和企業竟然對國家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束之高閣,置之不理?又是什么原因讓這些地區的空氣質量保障方案難以落實? 其實,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明眼人一看就明白。之所以出現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難以落實的問題,除了一些企業受利益驅動,擅自超排偷排污染物之外,最主要的還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門,受地方保護主義影響,治污不力。在對待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辦法。有的對國家防治行動計劃消極應對,敷衍了事;有的雷聲大雨點小,雨過地皮濕。對企業超排偷排污染物或監管乏力,或放任自流。如此一來,空氣環境質量如何能得到保障? 看來,要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切實保障APEC會議期間空氣質量,光靠督查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動真格的。國家有關部門要在加強監管的同時,對有禁不止、明知故犯的企業,加大處罰力度;對地方政府和管理部門,要依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的標準和要求,嚴格進行考核。對治污不力、疏于管理的,應追究其領導責任。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改善城市空氣環境質量,保證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
相關閱讀:
- [ 10-27]空氣質量究竟為誰而保?
- [ 10-16]空氣治理豈能成為搶救面子
- [ 10-13]校園應對空氣重污染預案該有升級版
- [ 10-10]學生在教室呼吸什么樣的空氣
- [ 09-24]廈門空氣質量省內“殿后” 必要奮起直追!
- [ 09-12]草根創業還需空氣和土壤
- [ 09-09]青奧會“空氣保衛戰”有何借鑒意義
- [ 08-22]埃博拉存在空氣傳播可能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