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梳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創新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如果考量中國以后的發展方向,創新也是最有效的法寶。 創新不僅包括制度創新,還應包括體制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 中國經濟正處于增速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階段,長遠發展如何爬坡過坎?宏觀經濟如何突圍求進?在正在召開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中國政府給出了答案:要用好創新這把“金鑰匙”,著力推進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 如果梳理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發展歷程,創新無疑是一個重要的關鍵詞。如果考量中國以后的發展方向,創新也是最有效的法寶。三十多年前開啟的改革開放,本身就是規模宏大的創新行動,引導中國實現高速增長,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今天,我們迎來了全面深化改革,創新仍然是實現長遠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創新是社會變革的活力、經濟發展的動力,也是企業經營和個人進步的核心競爭力。事實證明,今年宏觀經濟總體平穩,穩中提質,與政府出臺創新性的政策,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息息相關:商事制度改革成為放松企業的“緊箍咒”,極大調動了全社會的創業興業熱情;抓住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更多運用改革創新的辦法精準發力,效果明顯。這些政策創新,激發了企業活力,增強了市場動力。 改革沒有窮盡,創新未有窮期。我們已經嘗到了創新的甜頭,下一步還要繼續堅持。創新不僅包括制度創新,還應包括體制創新、管理創新、模式創新。要加大簡政放權力度,給企業創新松綁,營造寬松的創新環境,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著力打造一個公開透明、公平競爭的市場。同時,通過政策調整,激發創新動力,讓企業和個人有更多的力量去研發。隨著“大眾創業”、“人人創新”的浪潮逐步形成,創新的強大力量將撐起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嶄新天地。(新華社記者 翟永冠) |
相關閱讀:
- [ 09-12]創新如何與科技基礎匹配
- [ 09-11]“中國式調控”用好改革創新“金鑰匙”
- [ 09-11]創新意識當得到全面喚醒
- [ 09-10]以創新推動經濟更好發展
- [ 09-05]以創新推進媒體深度融合
- [ 08-25]焦作萬方的“另類”金融創新
- [ 08-19]對腐敗“零容忍”尚需體制創新
- [ 08-18]實現從“汗水式增長”到“創新式增長”的跨越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