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是中國互聯網元年,今年適值20周年。20年來,互聯網已經影響了所有人的生活,尤其是與互聯網幾乎共生的90后一代,他們是徹徹底底的網絡化一代。 互聯網的最大特征就是海量信息。因此不難想象,作為一個知道分子,90后的信息來源渠道變得多元化。在以此對事物形成認識,形成判斷的時候,他們打破了之前代際的單一思維,開始從不同的視角去觀察、解決和理解這個社會。這時,沿用傳統的對社會現象的解釋無法取信于90后。他們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因此發生了改變,變得更加立體、包容和開放,因此當90后成為社會主體時,整個中國的價值體系無疑將更加開放、自由和多元。 同時,90后在接受和掌握新技術方面具有天然的優勢,他們可以比其他人更快速獲得信息,無疑更能適應這個時代的快速變遷,而年長者不可避免地喪失了經驗傳喻價值。90后將整個中國帶入到后喻文化時代,這是一種反向社會化。在這一文化中,不是后輩向前輩學習,而是前輩向后輩學習。因此,引發大量的“信息反哺”現象,間接地,90后帶動了整個社會文化的漸進變革。 與之相應,權威就此發生改變。基于傳統文化的金字塔式管治規則受到挑戰。與60后遵從權威,70后懷疑權威、80后挑戰權威不同,90后正在解構權威。他們認為沒有人可以主宰自己的生活,別人只能給予建議而不能幫他們決定。90后需要的是顧問而不是指導者,一種新的社會關系就此產生。 而且即使是作為顧問,也是建立在平等關系的基礎上。90后的社會管理因此發生完全的改變。與90后進行交往和管理時,需要建立合理的規則,遵循規則辦事,實現雙方互惠。 作為一個消費者,90后善于利用網絡工具解決問題,他們吃飯靠搜索、看電影靠搜索、甚至生病也去搜索,未來的他們還會去網絡上學習如何為孩子買奶粉。正是90后的這些特質促進了中國企業重視并形成互聯網思維。企業透過互聯網與目標消費者保持頻密的互動聯系,對于消費者需求的尊重,變成了常規意義上的與消費者信息交換的工作。因此,所有產品,從食品到服裝,到普通的日用生活消費品,都可能互聯網化,今天所有的產品,都將被重新設計。而當產品被重新設計的時候,意味著這個產業將發生洗牌,新的商業格局可能會出現。 網絡化的90后在中國社會引發了“鯰魚效應”,打破了傳統的社會和市場運行規則,整個社會的價值體系、文化體系、權威體系和商業體系都會因此發生或大或小的變化。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抗拒這些變化,而是去理解、適應和接受。▲(作者是零點指標信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
相關閱讀:
- [ 08-05]半數90后想去體制內工作之憂
- [ 06-17]90后“賣時間”,奇葩之余有驚喜
- [ 05-09]90后的就業觀真的“奇葩”嗎
- [ 05-09]“90后”得OFFER也跳票不必大驚小怪
- [ 02-13]90后“裸辭”
- [ 02-12]當“用工荒”遇上“90后”
- [ 02-12]90后裸辭族別輕易貼標簽
- [ 02-11]“90后”跳槽“裸辭”隱患多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