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行政“限價”能破解教輔亂象嗎?

m.shockplant.com?2012-04-24 21:43? 王垚烽?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國家發改委、新聞出版總署、教育部聯合印發《關于加強中小學教輔材料價格監管的通知》,規定從今年秋季學期開始,國家將對中小學生使用的主要教輔材料實行政府指導價管理,大幅降低價格標準,減輕學生教輔材料經濟負擔。大部分教輔材料價格有望比目前市場價降低近40%-50%。(4月24日《京華時報》)

教輔材料事關廣大中小學生的切身利益,不少地方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加以規范,但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教輔“多”、“雜”、“亂”等問題不僅未見好轉,反而呈現愈演愈烈之勢。一方面,教輔編寫質量參差不齊,“三天編一本”情況嚴重;另一方面,由高回扣、高定價導致的“過貴”問題突出。據一份《教輔行業分析報告》顯示,教輔類圖書以10%的銷售量為整個出版行業帶來了60%的利潤,因此在業內流傳著“要想富、做教輔”的說法。從這個角度來說,治理教輔亂象、清楚行業暴利確實很有必要。

根據規定,從今年秋季學期起,進入各省份擇優評議公告的教輔材料,出版單位要按照不高于國家規定的正文印張、封面基準價格要求,制定零售價格,發行費用標準不得高于35%……應該說,這樣的規定不可謂不細致,但問題是,這種由價格主管部門主導的“限價”措施能否真正消除教輔暴利、減輕學生負擔呢?更要命的是,它不禁讓人聯想起國家對于方便面、食用油等的“約談”及“成效”。那么,教輔“限價”會否步它們的后塵呢?筆者表示擔憂。

事實上,教輔之所以淪為“教腐”并不在于其定價機制的市場化,恰恰相反,行政力量的過度干預、書商學校的利益勾結,以及由此導致的教輔局部壟斷才是問題的根源。像此前被媒體曝光的重慶市,其教輔市場就基本被重慶出版集團和重慶新華書店集團聯合出品的《天下通·課時作業本》所壟斷。學校如果不訂他的教輔資料,“新華書店就到教委、到政府反映我們,就說我們跟書商勾結。”

所以說,治理教輔材料亂象關鍵在于找準方向、對癥下藥。這其中,政府應該做的是嚴厲打擊教輔市場的局部壟斷、官商勾結,為所有合法的教輔出版機構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使得學生、家長擁有自由選擇教輔材料的權利。那樣的話,質劣價高的教輔材料便會被自動淘汰出局。否則,一味依賴行政限價等“末端打壓”手法,不僅有違中央關于“政府進一步減少對微觀經濟活動直接干預”的改革精神,而且有利于一些出版機構利用已有壟斷地位和經濟實力打壓、排擠對手,進而加劇教輔市場的壟斷,不啻為某種意義上的行政亂作為。

  • 責任編輯:林雯晶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一级在线免播放观看 |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 天天久久精品美美免费观 | 亚洲成a人片在线天堂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网 | 亚洲爱婷婷色婷婷丁香五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