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多樣,增強操作性。強化組織推動。建立社區黨建文化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強化與各級黨校、人文學院、黨建學會的聯系與溝通,不斷豐富和提升社區黨建文化建設的水平。加強區域聯動。在區、街道、社區分別建立社區黨建文化工作指導委員會(工作小組),建立社區黨建文化聯席會議制度,強化市、區及駐區單位的共建,不斷拓展社區黨建文化建設領域。堅持示范帶動。按照先行試點、逐步推進的工作思路,不斷推進有一定工作基礎的“濱江黨建文化”、“服務文化”等24個社區黨建文化實踐載體的建設,進一步做出成效。
五、注重文化評判,提升社區黨建工作
將社區黨建文化建設與黨員群眾的認同緊密聯系起來,寓社區黨建文化于主題活動、便民服務、幫貧助困之中,按群眾滿意的標準,讓黨員群眾在參與中加深認識,不斷提升社區黨建工作水平。
強化黨員認同,在導向、傳播、形象上注重評判。社區黨建文化的建設主體是廣大黨員。評判社區黨建文化建設成效,不僅要檢驗黨員的內在修養,還要檢驗黨員的外在形象。實踐中,注重看黨員意識是否有了新增強,對黨員意識、黨性要求是否有了清晰的把握;看黨員素質是否有了新提高,對黨的歷史、知識、傳統是否有了新認識,理想信念是否有了新增強;看黨員形象是否有了新提升,居民群眾對黨員的認同是否有了新提高,黨員形象是否有了新提升。
強化群眾認同,在組織、關懷、服務上評判。社區居民認不認同、滿不滿意,是檢驗社區黨建文化的重要標準。為此,在動員群眾方面,社區黨建文化要體現文化的普適性和廣泛可接受性,為廣大居民群眾所認同、參與,在互動參與中提高黨組織對居民群眾的組織動員能力。在引導群眾方面,充分發揮文化的滲透性、感染性,引導居民學禮儀、講文明、樹新風,培育社區文明新風尚。在服務群眾方面,充分利用文化的親和力,在真情服務中,使社區居民切身感受到組織上的關懷,從而切實踐行黨的宗旨,密切黨群關系。
強化社區認同,在凝聚、規范、創新上評判。評判凝心聚力的能力。看社區黨建文化的帶動、吸引社區各類組織、個體、集體資源參與和諧社區建設,促進區域統籌、資源整合、聯創共建,解決和諧社區建設中條塊分割、資源分散的問題。評判民主管理的能力。看社區黨建文化能否有效地提升社區居民的民主意識、自治能力,促進社區民主自治有序推進。評判創新創優的能力。看社區黨建文化建設能否為和諧社區建設塑造內在的靈魂,從而有效地引導社區文化的發展,促進社區文化的繁榮,解決和諧社區建設的實踐路徑、方式方法等問題。
- 2009-12-17以社區黨建引領和諧社區建設的幾點啟示
- 2009-12-15新形勢下加強農村社區黨建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 2009-11-25南通崇川區:構建“一心兩體三會”社區黨建新模式
- 2007-09-17建甌:第三批社區黨建指導員赴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