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直通屏山 > 領導聲音 > 正文

孫春蘭:堅持科學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

2012-09-17 08:54:25??來源:東南網-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黃麗紅 陳瑜輝  

編者按:《求是》2012年第18期刊發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春蘭的文章《堅持科學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福建生態省建設的探索與實踐》。福建日報今日全文轉載。

堅持科學發展 建設生態文明

——福建生態省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胡錦濤總書記7月23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中明確指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涉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根本性變革的戰略任務。福建省十分重視生態建設,近10年來堅持把生態省建設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載體,作為科學發展觀在福建的具體實踐,一任接著一任干,持之以恒、鍥而不舍。特別是近年來,面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我們加快轉方式調結構,進一步發揮福建生態優勢,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進一步提高,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進一步增強,森林覆蓋率繼續保持全國第一,水、大氣、生態環境三大指標保持全優,實現了生產發展、生活改善、生態良好的有機統一。

一、構建良好自然生態系統,保持青山綠水、碧海藍天

福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清水秀,生物多樣性豐富;海域面積廣闊,海岸線居全國第二,海洋生物種類繁多。這種良好的自然生態系統是大自然的恩賜,也是廣大干部群眾長期以來精心保護和建設的結果。

森林是陸地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態系統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關鍵。省委省政府把造林綠化作為生態省建設的重點任務,先后作出了建設海西現代林業、實施“四綠”工程、開展“大造林”活動等部署,僅2011年以來就完成造林1000多萬畝,創歷史新高。2002年在全國率先開展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大大激發了全社會參與造林綠化的積極性,實現了“國家得綠、農民得利”。2011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7.5%,其中涉林收入貢獻近5個百分點。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全省森林覆蓋率從2001年的60.5%提高到目前的63.1%,全省森林生態效益價值超過7000億元。

水土是不可替代的基礎資源,水土保持不僅關系生態,而且關系可持續發展。由于地質條件和歷史上的不合理開發利用等原因,福建一些地方水土流失較為嚴重,其中地處閩西的長汀縣水土流失最為嚴重。上世紀80年代我們開始治理,新世紀以來進一步加大了治理力度。經過10多年的艱苦努力,長汀縣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10多萬畝,被譽為“南方水土流失治理的典范”。我們總結推廣長汀經驗,全省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3萬平方公里,取得了顯著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福建是全國最大茶產區,茶園面積約300萬畝。近年來,茶葉價格持續上揚,在有效提高茶農收入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地方茶園的過度開發,特別是超坡度開墾,從而造成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針對這種情況,省委省政府下決心控制新增茶園面積,通過出臺《福建省促進茶產業發展條例》,明確禁止在坡度25度以上的陡坡地以及水土流失嚴重、生態脆弱的地區新開墾茶園;同時,積極引導發展生態茶園,提高品質,樹立品牌,促進茶產業朝著高效、生態方向轉型升級。

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必須堅持集約開發與保護并重。在海洋資源開發過程中,福建省逐步推行海域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嚴格控制圍填海工程,建立海洋生態保護區。全面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實行工業項目投資強度與用地指標控制制度,引導工業向園區集中,在全省范圍內實行“用一補一”的耕地保護機制,連續12年保持耕地占補平衡。實行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制度,“綠色礦山”建設初見成效,“青山掛白”現象逐步消失。

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促進資源節約、環境友好

推進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必須正確處理經濟建設與生態建設的關系,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努力實現綠色轉型與包容性增長。

嚴格項目準入門檻,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堅持“寧可少一點也要好一點,寧可少一點也要實一點”,把環境容量作為項目引進的重要依據,把環境準入作為項目取舍的重要標準。通過加強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審查和環境影響評價,嚴把產業政策關、資源消耗關、環境保護關,實現產業項目的好中選優。近年來,一批有可能帶來環境污染、資源浪費的項目被拒之門外,一般工業項目低水平擴張和重復建設得到有效遏制。

破解資源環境對經濟發展的制約,根本出路在于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一方面,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近年來,福建省高新技術產業特別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較快,2011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3.4%,“十二五”期末將超過15%,形成新型顯示器、計算機及網絡、軟件、物聯網、移動通訊、LED和太陽能光伏等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另一方面,大力改造提升傳統優勢產業。比如,針對石材產業生產方式粗放、工藝水平落后、污染比較嚴重的問題,按照“全封閉、大循環、再利用”的發展理念,積極引導石材企業實行清潔化治理、集約式利用、集中性建設。其他如輕工、紡織、冶金、建材等傳統產業,這幾年也都加大了技術改造力度。

把有限的環境容量配置到最需要發展的區域和行業,必須加快淘汰落后、低效產能,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對資源能源消耗高、環境污染重、安全無保障的企業,特別是“五小工業”,包括造紙、制革、印染、鐵合金、煉鐵等,通過實行差別電價、等量淘汰、財政獎勵等政策,堅決予以淘汰?!笆晃濉逼陂g,全省共關停并轉這類企業1.35萬多家。2011年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到0.644噸標準煤,是全國平均水平的80%,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控制在國家下達的指標內。


三、優化城鄉人居環境,打造優美宜居、和諧幸福家園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眾對干凈的水、新鮮的空氣、優美的環境等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在生態省建設過程中,省委省政府堅持以人為本,把優化城鄉人居環境擺在突出位置,著力解決與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生態環境問題,努力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人居環境品牌。

首先在城鄉規劃建設中體現福建的生態特色。以構建魅力都市、打造宜居縣城、發展特色鄉鎮和建設美麗村莊為目標,推動生態規劃與主體功能區劃、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等相互銜接、協同共進,凸顯福建獨特的自然生態、地域文化、特色產業、人文環境等元素。全省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城市規劃體系,所有市、縣開展了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全省鄉鎮基本完成規劃編制,村莊規劃今年將實現全覆蓋。各地在城鄉規劃建設中重視保護和利用好山體、河流、濕地、生物多樣性等自然景觀要素,做足山水文章,體現依山傍水、顯山露水,使八閩大地的山水風光成為城鎮建設的天然基調和秀美底色。

宜居的城鄉環境,是一個地區發展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鄉村讓環境更宜居”的目標,省委省政府把城市建設、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納入全局工作重點,對城鄉環境進行綜合整治,開展“點線面”攻堅,努力構建和諧優美的人居環境。在農村,重點推進小流域綜合治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開展“水源清潔”、“家園清潔”、“田園清潔”行動。在城市,重點實施綠化美化,城市建成區、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穩步提升,城市形象有較大改善。

在全社會廣泛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強化生態文化理念和行為養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一項基礎工作。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積極性,組織開展“福建省十大綠色人物”、“福建省十佳環保志愿者”評選、“福建省環境文化節”等活動,積極開展文明城市、衛生城市、園林城市、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工作,開展綠色機關、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等群眾性創建活動。福州市去年首次被評為全國文明城市,廈門市榮獲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和聯合國人居獎,泉州市列入國際花園城市,三市同時還榮獲“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稱號。全省有國家園林城市11個。大力倡導綠色消費、低碳生活,逐步形成節約、環保、文明的消費方式。

四、創新體制機制,形成生態省建設的良好導向和有力支撐

實現生態省建設的常態化和長效化,歸根到底要靠制度來保障。近年來,我們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將生態建設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規劃相結合,將資源環境目標與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有機統一,努力構建保障生態建設的制度體系。

生態省建設單靠財政直接投入是遠遠不夠的,必須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引導帶動多種資本參與。積極探索建立生態補償機制,有效調節生態環境保護者與受益者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從2003年起,福建先后在九龍江、閩江等流域探索生態利益共享、治理共擔的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在加大省級財政對上游欠發達縣市轉移支付及補助力度的同時,積極引導下游受益地區向上游保護地區提供經濟補償。推行“以獎代補”的財政激勵機制,將資金分配與項目實施目標效果掛鉤,帶動地方投入,激發各方面推進生態省建設的積極性。

健全的生態法律制度不僅是生態文明的重要標志,更是生態保護的重要屏障。福建省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有關環境保護、生態建設的一系列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陸續制定出臺了《福建省環境保護條例》、《福建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福建省流域水環境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基本形成了多領域、多層次、較完備的環境保護法規體系。同時,積極推行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人大、司法機關、行政監督機關對相關法規實施情況的執法檢查,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

形成生態省建設的良好氛圍和導向,必須有一套與之相適應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級各部門在制定發展目標時,不僅要考慮經濟指標,而且要考慮人文指標、資源指標和環境指標;不僅要重視對促進經濟增長項目的投入,而且要重視對資源和環境保護項目的投入。把環境保護列入各級政府績效考核,并將考核結果作為評先選優和干部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據。推行領導干部環保“一崗雙責”,對沒有完成年度環保工作目標或發生環境事故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對相關領導和責任人員實行行政問責,并在干部提拔任用和評先選優中實行“一票否決”。

10年來,福建生態省建設取得了重大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薄弱環節。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更加自覺地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原則、目標全面貫穿到經濟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力爭生態文明建設走在全國前列,為建設更加優美更加和諧更加幸福的福建而努力奮斗。

(作者:中共福建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更多>>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成人综合 | 五月丁香青草久久 | 中文字幕不卡一区2021 | 在线观看黄aⅴ免费观看 | 欧美国产十八禁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最大AV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