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反對和依法嚴懲經濟普查中弄虛作假等違法行為 ——新華社記者就依法、真實普查采訪國務院經普辦主任徐一帆 新華網北京11月24日電 近日有媒體報道,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中出現了一些調查對象不配合普查工作、某些企業被要求虛報數據的現象。新華社記者24日就此采訪了國務院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徐一帆。 堅決反對和依法嚴懲任何弄虛作假行為 問:有媒體近日報道,一些地方出現了包括央企在內的某些企業不配合普查工作的情況,還報道說不配合的原因是不愿為“注水”數據“擺拍”。您如何看待這一報道? 答:國務院經普辦、國家統計局對這一報道高度重視,目前已派出兩個核查組赴有關地區調查核實情況。如報道屬實,將依法嚴懲,絕不手軟,并公開曝光。 國務院經普辦、國家統計局依法堅決反對經濟普查中的任何弄虛作假行為。統計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政府統計機構和有關部門以及各單位的負責人,不得自行修改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依法搜集、整理的統計資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統計機構、統計人員及其他機構、人員偽造、篡改統計資料,不得對依法履行職責或者拒絕、抵制統計違法行為的統計人員打擊報復”,“統計機構、統計人員應當依法履行職責,如實搜集、報送統計資料,不得偽造、篡改統計資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不真實的統計資料”。 這些法律規定是各級政府、政府相關部門和所有統計普查機構、統計普查人員必須遵守的鐵律,任何機構、任何人都無權干預企業獨立真實地向普查機構報送普查數據。誰敢無視法律,必將受到法律嚴懲。國務院經普辦、國家統計局衷心歡迎社會各界,特別是被調查企業和新聞媒體對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進行監督,確保經濟普查數據真實可信。 如實和及時報告普查數據是所有被普查對象的法定義務 問:在經濟普查中,被調查企業能以存在干預為名而不配合嗎? 答:如實和及時地向國家普查機構報告調查所需要的資料,是所有被調查對象的法定義務。統計法第七條明確規定:“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及個體工商戶和個人等統計調查對象,必須依照本法和國家有關規定,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提供統計調查所需的資料,不得提供不真實或者不完整的統計資料,不得遲報、拒報統計資料?!?/p> 所以,任何被調查對象不論是國企、私企還是個體工商戶,都應當如實及時地向第三次經濟普查機構報告普查所需要的信息。這不僅有利于國家摸清家底,制定科學的發展與民生政策,利國利民,也是所有被調查對象的法定義務,不能以任何理由遲報和拒報。 如有關媒體報道的行政干預屬實的話,被調查企業正確、合法的做法,不是不配合、不接受普查,而是依法抵制行政干預,獨立真實及時地向普查機構報告普查所需要的信息,也可以向上級普查機構乃至國務院經普辦、國家統計局反映、舉報本企業遇到的違法干預行為。 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確保普查數據質量的措施 問:面對有可能存在的各種干擾,如何保證經濟普查數據的質量? 答:本次經濟普查盡管尚未正式開始(普查時點是2013年12月31日零時),但我們深知經濟普查數據質量是普查的生命。國務院領導同志在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普查數據必須客觀真實、全面準確、可靠可信,必須實打實、硬碰硬,決不能帶水分,更不能弄虛作假。為了貫徹國務院領導同志的嚴格要求,國務院經普辦和國家統計局制定了一系列確保普查數據質量的措施。 一是嚴格普查紀律。依照統計法、全國經濟普查條例重申,各地方、各部門、各單位負責人和工作人員不得干涉普查機構和普查人員依法獨立調查的職權,不得以任何方式在普查數據上弄虛作假;各級普查機構和普查人員要嚴格依法組織開展工作,不得篡改普查資料、編造虛假數據;普查對象要如實、按時填報普查資料。對違反統計法規和普查紀律的任何單位和個人,視情節輕重,將依法進行約談、通報、曝光并給予處分。對拒報、虛報、瞞報和遲報經濟普查數據的企業事業組織和個體經營戶將依法給予警告和罰款,情節嚴重的將公開曝光。 二是強化質量全過程控制和管理。建立并實施普查數據質量控制崗位責任制,對普查實施中的每個環節實行質量控制,特別是本次經濟普查將首次利用手持電子終端對被調查企業和個體戶進行空間定位和拍攝工商登記、稅務登記等證照。普查單位基本信息匯集后,還要與稅務、工商部門掌握的信息進行比對,以查驗真偽。 三是隨機抽查驗收。在經濟普查登記階段(明年1月初至3月底)結束后,國務院經普辦和國家統計局將組織若干核查組,隨機抽取某些普查小區跨地區交叉審核,以評估經濟普查數據的質量。 我們相信,只要廣大被調查對象依法如實、真實報告普查數據,再輔之上述措施,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質量就會得到保證。 嚴格保護被調查對象的相關信息 問:據我們了解,一些被調查對象擔心自己的信息會被泄露,怎樣打消他們的擔憂? 答:對于嚴格保護被調查對象的信息,統計法和全國經濟普查條例都有明確規定。比如統計法明確規定:“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對在統計工作中知悉的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應當予以保密”,“統計調查中獲得的能夠識別或者推斷單個統計調查對象身份的資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對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統計以外的目的”。 根據法律法規的要求,本次經濟普查關于保密的具體要求是:一是經濟普查所取得的單位和個人資料,都嚴格限定于匯總全國和分地區的數據,不用于普查和統計以外的任何目的,不得作為任何單位可能的實施處罰的依據;二是所有經濟普查中獲知的被調查對象的原始信息,不管是各類企業和個體戶,都不對外發布,各級普查、統計機構及其工作人員負責予以保密和保護,違反者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這方面也歡迎所有被調查對象監督。 總之,如實、及時報告普查數據是每位公民應盡的職責。經濟普查利國利民利大家,大家都來關心支持它。 |
相關閱讀:
- [ 11-23]福州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 首啟地理信息系統
- [ 11-20]中華人民共和國統計法(2009年修訂)
- [ 11-20]《全國經濟普查條例》
- [ 11-20]個體經營戶普查告知書
- [ 11-20]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聯網直報單位告知書
- [ 11-20]福建省召開經濟普查試點工作總結交流暨業務培訓會議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