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積蓄力量,群策群力,為閩西解放作出卓著貢獻
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在美帝國主義的支持慫恿下,悍然撕毀《停戰協議》,挑起大規模的內戰。福建國民黨地方當局按照蔣介石的旨意,殘酷“清剿”閩西共產黨組織和革命據點。1946年7月29日傍晚,駐永定合溪、湯湖、西溪的國民黨省保安團,糾集300多人,分數路突然包圍了合溪半山,襲擊中共閩西特委機關和杭永縣委機關,造成嚴重流血事件,特派員馬發賢等5人不幸犧牲,其他6人被捕后投入永定監獄。不久,中共杭永縣委特派員諶春生等5人也遭國民黨殺害。接著,國民黨反動派又對永定合溪、西溪、金砂等革命據點進行了大規模搜捕,100多名無辜群眾遭逮捕、殺害。
面對嚴峻的斗爭形勢,擺在閩粵贛邊共產黨人面前的首要任務,是爭取和平、民主,保持武裝,保存干部。為此,1945年8月28日至9月3日,中共閩粵邊委員會在平和水尖山召開緊急會議。會上確定了邊區黨委關于爭取和平,反對內戰,保持革命力量的新的任務。會議特別指出閩西各級黨組織必須采取十分謹慎地態度,精簡隱蔽,整頓組織,避免硬碰,爭取中間分子,利用合法形式,在為生存而斗爭的基礎上,建立反賣國、反內戰、反獨裁、反特務恐怖的廣大陣線,為最后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打下堅實的基礎。
此后,閩西各級黨組織根據形勢的變化,結合當地具體的實際,開始貫徹執行分散發展、隱蔽斗爭的方針。
連城縣黨組織把黨員分散到農村,適時地領導群眾開展反對國民黨反動派在鄉鎮筑碉堡、派丁拉夫的斗爭。連城不少鄉村,通過鄉民代表向國民黨連城縣政府寫報告,要求“裁撤本鄉所設民夫隊,以輕民負”,發動代表聯合向縣政府請求停止派丁拉夫。在黨組織發動下,1945年下半年,連城朋口30多人聯合行動起來拒絕當民夫。各地通過開展抗稅、抗糧、抗丁、抗租斗爭,極大地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及時地隱蔽了黨的組織。各地黨組織負責人帶頭隱蔽,如連城工作團負責人戴炳輝以做木工為掩護,在北團、四堡、莒溪、新泉、廟前、賴源一帶,廣交農民朋友,培養力量,建立組織,為迎接對敵斗爭作好思想上、組織上的準備。
- 2011-04-24閩西是中國共產黨局部執政的實踐基地
- 2011-04-23風展紅旗如畫——古田會議前后毛澤東在閩西創作的詩詞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