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福建省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知識競答> 福建黨史
> 正文
閩西兒女在解放戰爭中的歷史貢獻
m.shockplant.com?2011-04-25 09:56? 吳升輝?來源:福建黨史月刊
我來說兩句
(二)參與決戰和后勤支援,為淮海戰役提供全面后勤保障
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三野和華東、中原、華北三個軍區的地方武裝共60余萬人,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起商丘、北起臨城(今薛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舉行了淮海戰役。
在決戰淮海的日子里,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書記、中原軍區副政治委員鄧子恢主持中原局、中原軍區的日常工作,并同李達一道主管淮海戰役的后勤、支前工作,還隨時注意搜集敵情,通報前方。此時,中共中央華東局為適應戰爭形勢,在常委會下設立軍務、黨務、政務三個委員會,華東局常委兼組織委員會主任張鼎丞任黨務委員會副書記,具體負責掌管地方黨務工作,并負責處理組織部、宣傳部、城工部、社會部、統戰部、青委、婦委、農委等單位及各區黨委、直屬地委、市委請示的問題。鄧子恢和張鼎丞均參與了淮海戰役的指揮和后勤支援工作。中共中央華中工委書記、蘇北兵團政治委員陳丕顯在淮海戰役期間負責支前工作,在華中地區動員民工107萬人,擔架15萬多副,小車8萬輛,供應糧食11億斤,保證了前方的急需,同時還組織華中地方部隊配合野戰部隊作戰,向殘留在華中沿海、沿江、沿運河和重要城鎮的敵人發動攻勢,收復失地。二野、三野及華東、中原、華北三個軍區地方武裝中的閩西子弟兵王集成、伍洪祥、邱相田、張力雄、張元培、張日清、張云龍、張宜步、陳忠梅、廖成美、陳茂輝等率部參加了淮海決戰。
淮海戰役共殲敵55萬余。戰后僅過11天,蔣介石即宣告“下野、引退”。淮海戰役結束不久,我百萬雄師沿著津浦線南下,國民黨軍聞風南逃,華中地區全部解放。
相關新聞
- 2011-04-24閩西是中國共產黨局部執政的實踐基地
- 2011-04-23風展紅旗如畫——古田會議前后毛澤東在閩西創作的詩詞背景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