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原因放棄母乳喂養
對于寶寶來說,母親甘甜的乳汁是任何食物都無法代替的,不僅是營養,還包括里面的免疫物質。省二院兒科李淑閩主任介紹,我國建議母乳喂養的時間是出生至1歲或一歲半(國外甚至建議到2歲),但事實上,很難有媽媽能堅持到這一時間。近年來,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指導,母乳喂養的比例逐年提高,尤其是新生兒出生后,愿意母乳喂養的媽媽占到了絕大多數,但出院后就會大幅度下降,能堅持哺乳到寶寶一周歲的非常少,中斷母乳喂養時間大多在4~6個月,能堅持到10個月的也不多。
是什么原因導致母乳喂養下降或者不能堅持母乳喂養呢?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母親擔心母乳喂養后會造成乳房下垂、身材變形而拒絕母乳喂養;第二,不少新媽媽沒有掌握正確的哺乳辦法,導致奶水不足,不得不“半途而廢”;第三是新媽媽產假完后要上班,難以做到純母乳喂養。
母乳不足怎么辦?
1.媽媽不要失去信心
如果媽媽產后前幾天乳汁分泌較少,也不要停止讓孩子吸吮,更不要給孩子使用奶瓶,因為橡皮奶頭會使寶寶產生乳頭錯覺而不愿再用力吸吮母乳,從而使母乳越來越少。最重要的是媽媽們不能失去信心,只要堅持讓寶寶吸吮,乳汁的分泌都會越來越多的,關鍵是堅持。
2.按需給寶寶哺乳
乳汁的生成要通過經常地吸吮刺激,剛開始時乳汁還不豐富,而母乳又很容易消化,所以寶寶很快就會饑餓。寶寶大約2~3小時就有哺乳要求,在24小時內需哺乳8~10次。隨著乳汁生成的逐漸增加,間隔的時間可變為3~4小時。雖然很費事,但也應根據寶寶的需要來逐漸調整出規律的時間。
3.保證媽媽營養全面合理
產后媽媽應多吃富含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食品,適當食用新鮮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證維生素、礦物質的需要。液態食物是非常需要的,可食用牛奶、果汁、各種湯類。湯汁并不是越濃越好,排骨湯、豬蹄湯等脂肪含量很高,最好把上面的油去掉再食用,并且要經常喝蔬菜湯。
4.媽媽保持情緒穩定
有些產婦本來奶量充足,可是因某些原因生氣或傷心哭泣等,都會使母乳明顯減少甚至停止泌乳。精神狀態和情緒可影響體內某些激素的分泌,從而影響母乳分泌。因此,媽媽產后應保持規律的生活,保證足夠的睡眠,心情舒暢、心胸開闊,這些都是乳汁分泌暢通的重要條件。
- 2012-08-07世界"母乳喂養周"說哺乳 五步走讓媽媽奶源充足
- 2012-08-06武漢30余名媽媽集體哺乳 宣傳母乳喂養
- 2012-08-06武漢30余名媽媽集體哺乳 宣傳母乳喂養
- 2012-08-06世界母乳喂養周舉辦 衛生部呼吁提高母乳喂養率
- 2012-08-06世界母乳喂養周舉辦 衛生部呼吁提高母乳喂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