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車票泛濫 需加強監管手段
2017-08-15 10:45:1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瑤 我來說兩句 |
量身打造,與眾不同,現在私人訂制越來越火了,但煙臺的一位男子卻因為“私人訂制”把自己送進了派出所。近日,煙臺民警在一制假窩點抓獲犯罪嫌疑人姜某,現場查獲打印機、電腦、空白假火車票、成品火車票、假汽車票、假印章。(8月15日 齊魯網) 眾所周知,前些年在廣告欄、電線桿、公交車站等公共場所,辦假證的“野廣告”無處不侵。既破壞了市容市貌也縱容了一些利用假證謀取不當利益的人。針對這一現象,相關部門給予了重拳打擊,短時間內街頭假證廣告少了很多,但假證并沒有因此消聲滅跡。一些假證制造者利用網絡監管的漏洞見縫插針,在網上販賣假證,致使販賣假證行為從街頭轉入網絡。筆者認為,“市場需求”是催生假證泛濫的重要原因。 根據鐵路部門現有的檢票設備及防偽措施,持有假火車票的“糊涂人”根本無機可乘,但假火車票在網上售賣泛濫,針對的是別有用心,利用火車票開具出差證明、占公家便宜等人。有需求就有供給,因此,對于此類“私人訂制”的“特殊服務”,買賣雙方都要受到嚴懲。 杜絕假證泛濫,須從源頭抓起,監管部門要負起責任。在監管上強化管理手段,健全現行制度條例,積極做到監管部門與民眾共同監督。針對網絡辦假證等違法行為,相關部門在做好監督與懲處工作的同時,也可以適當地增加激勵舉報舉措,以獎勵的形式讓市民舉報網絡售假證現象。建立制販、使用假證人員“黑名單”制度,及時將買假用假者的信息向社會通報,并載入誠信記錄。 生活中,購買、使用假證都是不誠實的行為,其性質與賣假證一樣,都觸犯了法律。誠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講誠信的人,不管到哪里,都能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尊敬。誠信是為人之道,也是立身處世之本。 |
相關閱讀:
- [ 01-18]丟車票不用重買凸顯誠心誠信
- [ 06-20]“車票丟失”能否給乘客對等話語權?
- [ 02-15]冥幣購車票,賣他又何妨?
- [ 12-15]守護車票公平不能讓鐵路“孤軍奮戰”
- [ 10-21]車票爭議:小概率遇上大成本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