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保護紅線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這條紅線不僅要劃在生態空間,更要劃進相關責任人員的頭腦中;不僅要盯住與此相關的直接責任人,也要喚醒廣大公眾的保護意識。 據《人民日報》2月20日報道,近日,遼寧省政府下發《關于在黃海實施海洋生態紅線制度意見的通知》,將遼寧近6800平方公里的黃海定為生態紅線區,不準填海造地、建設港口等工程。此舉標志著遼寧省海洋生態紅線制度全面建立。來自有關部門的統計顯示,目前至少有貴州、四川、陜西等13個省、市、自治區劃定或初步劃定生態紅線保護范圍,并出臺相應管理措施。按照中辦國辦《關于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若干意見》規定,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全國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勘界定標,基本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生態保護紅線區是指在生態空間范圍內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必須強制性嚴格保護的區域。生態保護紅線區包括生態功能極為重要和生態環境極為敏感脆弱的區域。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是我國特有的生態保護空間制度,是比耕地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包容種類更多、劃定更科學、保護更嚴格的紅線制度。 近年來,我國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濕地公園、飲用水源地等保護地數量不斷增加,已經占到陸地國土面積的18%。雖然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但問題依然突出,一些地方生態退化依然嚴峻。實行嚴格的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已經上升到國家安全的層面。 讓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們面臨的考驗不小。之前,耕地保護紅線制度在執行層面遇到的問題值得借鑒。為了遏制一些地方無序擴大房地產用地和工業園區占地、侵占基本農田,我國實行了最嚴格的耕地保護紅線制度,但在實踐中出現了不少亂象,比如,一些地方以次充好、偷換概念,騰退占補名不副實,一些地方雖然耕地總量在數字上似乎沒有變化,但基本農田的性質被偷換;一些地方在耕地保護紅線制度上搞“橡皮筋”,嚴時收一收,寬時松一松,一些標定的紅線區被侵蝕,有不少變成了休閑觀光區、高檔住宅區。這些都弱化了耕地紅線保護制度的作用。 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一些地方片面強調發展速度和經濟效益,為了招商引資而比拼優惠條件,為了盡快取得所謂的“政績”不惜突破紅線限制。一旦一個地方開了口子、突破了底線卻沒有受到應有的責任追究,就引來一批效仿者,最終嚴格的制度變成“紙面上的紅線”。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從劃定開始就應該科學規劃,邊界要清晰、數據要標定、管理要到位、追蹤要動態、責任要明確。一旦劃定,就必須將其打造成一條不可逾越的“高壓線”。 在劃定層面上,各地要切合本地實際,不能刻意追求規模和比例,不能應付了事、以次充好,也不能怕被套上緊箍,不敢劃、不想劃。在管理層面上,如果在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環境敏感區和脆弱區等區域劃定了生態紅線,就要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防止不合理開發建設活動對生態紅線的破壞。在責任追究上,誰觸碰紅線,誰就應承擔責任。 生態保護紅線是維護國家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是必須嚴防死守的“高壓線”。這條紅線不僅要劃在生態空間,更要劃進相關責任人員的頭腦中;不僅要盯住與此相關的直接責任人,也要喚醒廣大公眾的保護意識。只有群策群力、共同維護,才能讓“高壓線”發揮應有威力。 |
相關閱讀:
- [ 11-14]堅守生態保護紅線
- [ 07-17]生態保護不是發展的絆腳石
- [ 05-17]青歌賽對原生態保護就是融入民族唱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