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廣集民意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快遞行業的規則,不斷理順市場經濟的情與法,才能順利跨越千山萬水,成功聯結起跳躍的拇指與理性的供需。】 快遞小哥不容易,風里來雨里去,掙的是份辛苦錢。然而,小哥們有時候也不太守規矩,比如個別快遞員為了追求速度拼效率,不惜拋扔踩踏快件。還有的有意無意倒賣泄露用戶信息,嚴重威脅了用戶人身安全。對此,即將出臺的《快遞條例》均一一給予規范。 據報道,16日起,《快遞條例(征求意見稿)》開始征求意見。《條例》擬對快遞員拋扔踩踏快遞最高處5萬元罰款。并且,對于違規的各類行為,意見稿也逐一列出,包括運單的定期銷毀、快件損失的規則初步建立。但是,聯系到之前出臺的快遞實名制,似乎落實還是老大難。快遞時代,如何護佑快件與用戶 雙重安全,的確是擺在各方面前的一道考題。 加強監管肯定是第一位的。如果說以前快遞行業的發展存在無法可依的尷尬,那么《條例》出臺后,有關政府部門就必須履行起法定職責。對企業或個人的違規行為,該出手時要出手,從批評到罰款,再到停業整頓,尤其是開始階段需要及時警示,以儆效尤。這方面,程序與依據不成問題,難就難在監管力量的不足,及可能存在的九龍治水、推諉扯皮。 作為補充力量的第三方監管,即行業自律與消費者權益保護,同樣不可缺位。相比正式的執法主體,非政府組織有天然的制度優勢。 比如相對的利益超脫,以及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專業化。一方是自己監督自己的行業協會,一方是替弱勢群體吶喊維權的消費者協會,兩者的法律關系如何界定、其與政府部門的關系如何協調,恐怕既需要《條例》給出較明晰的答案,也需要在實踐中摸索,逐步找準定位。 外因是條件,內因是依據。無論監管部門,還是行業與消費者,都是快遞企業不斷改進自身服務的外在動力。相比發達國家快遞行業的責任明晰,我們的企業還大多處于創業起步階段,浮躁的文化、不成熟的心態,難以避免。跨越這一道鴻溝,迫切呼喚企業在競爭中莫忘初心,既 要看到一時的貪多求快可能換來的利潤,更要看到長遠發展、誠信經營的百年商機,撐起老百姓信得過的新時代的老字號。 “互聯網 ”正在深刻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同時也在不斷磨礪企業的生產方式,如何找到二者相互促進、良性運行的法治交匯點,乃是正在征求意見的這部《條例》最深遠的價值所在。只有在廣集民意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快遞行業的規則,不斷理順市場經濟的情與法,每一件時代的商品、每一份卓越的創意、每一場財富的凝結,才能順利跨越千山萬水,成功聯結起跳躍的拇指與理性的供需。 |
相關閱讀:
- [ 11-17]束住拋扔快遞的雙手靠法律和自律兩股繩
- [ 11-12]快遞實名制能走多遠
- [ 11-06]實行快遞實名制要保護好公民信息
- [ 11-04]“快遞實名制”不能只是制度美
- [ 11-04]快遞實名制管理才是“定心丸”
- [ 11-03]實名制是快遞業提質的基礎
- [ 11-03]快遞實名制為何開門不利
- [ 11-03]快遞“瑯琊榜”需要監管“狼牙棒”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