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起民事糾紛中,村干部張某配合法院調查并作證,被告王某隨后到村委會對張某進行辱罵。記者昨天獲悉,北京密云法院對王某處以5000元罰款。(8月25日《京華時報》) “沒有證人就沒有訴訟!”這是西方著名法諺。在我國三大訴訟法中,證人是指知道案件情況并提供證言的單位和個人。顯然,證人出庭作證,對揭開事實真相,維護司法公正,實現社會正義非常重要。 但證人出庭作證是有代價和風險的,不但要付出經濟、時間成本,往往還面臨被打擊報復的人身安全風險,像被告王某由于懷恨在心,對配合法院作證的村干部張某進行辱罵并撕破其臉,就是典型的打擊報復。 司法實踐中,囿于傳統的人情因素,加之證人被打擊報復的情形時有所聞,使得“證人出庭難”成為常態,往往是以書面證詞或證言筆錄替代,這暴露出相關的法制宣傳和證人保護制度的薄弱。 我國至今沒有證人、舉報人保護的專門法律,也沒有專門的計劃和經費。民訴法只是把打擊報復證人行為納入一般的妨害民事訴訟行為處理,予以罰款、拘留等,但缺乏可操作性;刑法則規定,“對證人進行打擊報復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社會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論處,只予批評教育,或給予相應的行政處罰。法院對王某處以5000元罰款,實際是一種針對妨害民事訴訟的強制措施。 反觀國外,證人保護制度則非常成熟,德國、美國、新加坡等都有單獨的證人保護法。很多國家還有專門的證人保護計劃或證人保護機構,不但嚴厲處罰“威脅證人”的行為,還嚴密保護證人出庭作證后不受到人身財產傷害。如好萊塢大片“蒸發密令”就形象地展示了證人保護計劃,片中施瓦辛格飾演的證人保護組織成員竭盡所能幫助證人掩藏真實身份,甚至不惜使其“人間蒸發”,隱姓埋名開始新的生活。 沒有權利,就難言義務。我國法律規定知道案件情況的人,只要不是精神病人或限制行為能力人等,除了正當理由外,都有出庭作證的義務,刑訴法還規定了證人強制出庭制度,以破解“證人出庭難”,但與此同時,修訂完善證人保護法律條款,兌現證人權益,彌補其經濟損失,免除其出庭作證的后顧之憂,讓國家為“正義成本”買單,更是不能放松。惟其如此,才能讓更多的人愿意為正義挺身而出去作證,不能讓為正義而開口的證人背負極大的風險和代價,否則便失去法律的公平性、權威性,并讓“強制出庭”遭遇“執行難”。 保護證人,就是保護正義,也是司法公正本義。“你為國家冒危險,國家應該保護你!”這是美國司法部門對證人保護的承諾,這句話,在我國同樣適用。(符向軍) |
相關閱讀:
- [ 01-09]專家證人意見為何不采納?
- [ 06-05]行受賄雙方均可成為“污點證人”
- [ 02-13]檢察官辦案讓證人買單涉嫌受賄
- [ 02-13]檢察官辦案讓證人買單涉嫌受賄
- [ 11-22]向7位目擊者證人致以崇高敬禮
- [ 01-18]保障“證人出庭”不妨借鑒英國經驗
- [ 01-15]見義勇為作證有獎更要保護證人安全
- [ 03-30]證人女士,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