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村里的干部都是些上了年紀的大叔大爺,許多人往往一當就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六十多歲還在當村干部的也不在少數,幾乎沒有二三十歲的年輕面孔。 2008年,中央決定用5年時間選聘10萬名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大學生村官”從那時起成為熱詞。從那時起,許多村里來了大學生。再后來,村鎮出現合并,老的村干部退下來了,招進來許多二十多歲的年輕大學生,村官隊伍開始了年輕化。 村里來的第一個大學生村官小李是我同學。他從名牌大學畢業,一時工作難找,聽說村里招人,他經過考試,當上了村官,負責會計、審核、基建、拆遷等工作。在老百姓眼里,村干部就是官,能當上村干部是很有面子的事。但小李和我說,這村官其實沒啥好當的,一來待遇低,每月僅有三千多塊錢工資,還比不上工廠里打工的,靠這點工資供房供車壓力太大;二來村里雜七雜八的事太多,上級布置的任務,各種檢查評比也不少,誰來了都得接待,操碎了心。 進村兩年后,小李偷偷考上了市級機關公務員,這令其他村的大學生村官很羨慕,也讓村里的干部很吃驚,他們原以為小李會一直留在村里。這幾年,陸續有好幾個大學生村官考上了公務員,離開了村子。即使沒考公務員的,也選擇去了別的地方工作。給人感覺,只有那些沒能力、安于現狀的人才留在了村里,可以想象,一旦他們有了別的好去處,怕是也要走的。可以看出,一些大學生只是把村官這一職業作為跳板,積累一些工作經驗,還有人是沖著當村官的經歷能給將來參加事業單位和公務員考試加分。 其實,建設新農村需要一大批有知識文化、敢于探索實干、突破陳規的年輕村官。發展農村“互聯網+”產業,更需要懂網絡和市場、富有激情的年輕人。年輕的大學生村官是農村發展的寶貴財富,要想留住人才,必須提高大學生村官工資待遇和社會地位,創造寬松的環境,放手讓他們干,包容他們的個性,激發他們的聰明才智,讓他們在農村大有可為,扎根基層,把心留在農村,在這里實現人生價值。 |
相關閱讀:
- [ 07-23]村官之憂
- [ 06-04]“村官”的選擇與監督
- [ 05-12]別讓“村官腐敗”動搖執政根基
- [ 04-17]村官道德“失守”源于官魂“淪喪”
- [ 03-23]村官“抱團”貪腐緣于監管真空
- [ 03-20]村官冒領“五保金”再顯監管盲區
- [ 02-13]管好用活“富豪村官”這個關鍵的少數
- [ 01-15]夯實法治基礎,才能根治“村官”賄選腐敗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