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社會范圍內建立起靈活應對突發事件的體系和能力,不僅是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有力保障,也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一環。 近來,一系列公共安全事件以慘痛的代價,再次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怎樣在保障社會生活便利性的同時防控風險?幾天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提出明確要求:著力補齊短板、堵塞漏洞、消除隱患,編織全方位、立體化的公共安全網。 盤點最近幾年發生的重大安全事件,或有天災不可抗的因素,或因人為失誤造成,或因各種因素疊加引發,但都呈現了這樣一個趨勢:人群的集中,正使得風險殺傷力變大;流動的加快,容易導致風險交織產生連鎖效應。而對生命的重視,更讓公共安全日益成為家庭、社會、政府共同關注的焦點。 即使自然災害難以抗拒,我們在防災減災的認識、理念和體系建設上,也要更加重視、積極作為。更何況,相當多的公共安全事故,還暴露了人為疏忽、管理漏洞、應急不力等等問題,更凸顯了“編織公共安全網”的緊迫性。 這張“網”要怎么才能編得牢、織得緊、兜得住?無疑,這是一個系統問題,上到國家的立法,中至各環節的管理,下迄個人的操作。從防范規律與我國實際看,事關安全治理的直接責任部門,任務最重、壓力最大,當前力量卻相對薄弱。一方面,“現代化的風險”使得公共安全的風險系數、風險隱患增加,基層的安全治理挑戰加大;另一方面,一些部門、企業、單位的安全意識還較淡薄、安全防范還不到位、監督管理還存有漏洞,這也正是為什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基層一線作為公共安全的主戰場。只有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傾,才能改變抓安全的不直接面對安全問題的現狀。 防災減災的能力強不強,取決于安全網絡編織得密不密。上游水庫泄洪,如果能早一點給下游群眾廣泛預警,就可能避免群眾被洪水圍困;對飛機、火車、輪船、汽車等公共交通工具的“硬件安全”,如果多一點安全檢查,對飛行員、駕駛員的身心狀況等“軟件安全”,如果多一些明察秋毫,就可能避免一起起不該發生的悲劇;如果部門間的信息溝通更暢通、反應更敏捷、協調更有力,就可以減少“信息孤島”、避免“內部損耗”……公共安全體系中“全方位”“立體化”的每個環節,如果都能認真汲取各類安全教訓,想到位、抓到位,安全工作的精細化水平就會提高。 當然,無論怎樣“預防一萬”,有時候也“難保萬一”,因此讓每個人都具備安全知識和自救能力,是建設公共安全的重要一環。日本“3·11”大地震發生時,一直堅持自行開展防災教育的巖手縣釜石市,14所中小學的孩子們因為率先進行自主避難,最終得以逃生。公共安全事件中的每一個人都是主體,謹守社會規章和安全守則,形成互助和監督的習慣,就可以減少危險發生的幾率,降低安全事件帶來的損失。 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亂。只有在全社會范圍內建立起靈活應對突發事件的體系和能力,我們才能消除隱患化險為夷。這不僅是國家走向現代化的有力保障,本身也是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一環。 (摘自昨日 《人民日報》 作者 曹鵬程) |
相關閱讀:
- [ 06-03]如何上好公共安全這堂課
- [ 06-01]公共安全呼喚社會共治
- [ 05-22]當公共安全遭遇“犬患”
- [ 05-19]“惡犬傷人”危害公共安全理應入刑
- [ 03-30]副機長隱私PK公共安全誰更重要?
- [ 03-05]莫拿公共安全開玩笑
- [ 01-09]信息傳播應成為公共安全體系建設重點
- [ 01-05]公共安全問題需補齊急救教育短板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