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我國每年人工流產多達1300萬人次。重復流產的情況尤為嚴重。北京大學人口研究所教授胡玉坤指出,迄今為止,中國青少年多元化的性與生殖健康需求,同目前提供的針對這個人群的信息、教育及醫療保健服務之間,存在明顯的斷裂。(1月26日《中國青年報》) 人流對身體的危害只是第一層面的問題,更大的危害還在于,“人流低齡化”的趨勢,可能會剝奪很多女孩當媽媽的資格與權利。一些低齡懷孕女孩因為害怕父母責備,往往會選擇一些不正規的醫院,這只會加重女孩們身體受創傷的可能性。對于人流低齡化的現狀,相關部門不能再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而必須有所行動。 一個值得審視的尷尬現實是:緣何人流低齡化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這背后,其實是日益開放的社會觀念與保守的性教育之間的矛盾。中國青少年生殖健康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未婚青少年中,約有60%對婚前性行為持比較寬容的態度,22.4%曾有性行為。這說明在現代社會,公眾的性觀念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變,遺憾的是,相關的性教育卻依然原地踏步。當二者出現不相協調的情況,“人流低齡化”自然會成為一種無奈的現實。 性行為從來都不是洪水猛獸,問題的關鍵是要做出合理的引導與督促。在國際上,對于性教育,通常有三種模式:第一種是守貞教育,就是不要讓青少年發生性行為;第二種是安全教育,目的是保證安全;第三種是整合教育,把性教育當成人生教育的一部分。就目前我國而言,主要偏向的還是守貞教育,且采取簡單粗暴的方式,如禁止談戀愛,男女交往相距要多少厘米等。這樣的教育方式,與現實無疑是不相匹配的。 一個社會有一個社會的特性。以前,我們實行羞答答的性教育,在特定的時期有著特定的適用性。但如今這樣的教育方式顯然已經落伍。既然觀念開放已經成為既定事實,那么在性教育的方式選擇上,將安全教育提上議程,無疑是眼下最為迫切的事情。 |
相關閱讀:
- [ 11-21]自助圖書館能否建在人流密集處
- [ 09-28]“80后女子24次人流創紀錄”值得全社會反思
- [ 05-29]無痛人流學生半價令誰蒙羞
- [ 06-25]大學生人流可分期,責任可分期么?
- [ 05-21]社會環境是人流手術低齡化的最大激素
- [ 05-21]“無痛人流”廣告還是少點好
- [ 11-08]將處罰擅自人流換位到善待主體
- [ 09-19]高中女孩出現人流高峰令人擔憂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