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人大常委會召開座談會,邀請企業界人士、環保部門一線執法人員以及廣州、深圳、珠海、汕頭四市人大常委會從事環保立法的人士發表看法?,F場引發執法人員集體訴苦:“多部門聯動就是誰也不動”,“有些部門過去就是演戲的,實際上根本動不起來”。有執法人員更無奈稱,“我前腳一走企業后腳繼續排污”。 環保部門雖有執法權,可由于缺乏強制執法手段,在企業惡意阻撓或拒不配合的情況下,往往連門都進不去,正常的執法檢查都難以進行,就更別說強制拆除或查封、扣押、沒收污染設備了。要嚴格執法、落實環保法規,顯然離不開公安、司法、工商、城管等部門和單位的配合。 然而,多部門聯動的執法方式,看似提高了環保執法的威懾力,但操作起來卻有難度。且不說一些部門存在出工不出力的情況,這么多部門一起執法,光是確定行動時間就很麻煩。畢竟覺得人手不足的不只是環保部門,其他執法部門的人手也普遍不足,而日常工作又不能丟。事實上,環保部門也不愿意多搞聯合執法,因為都是平級單位,有些部門的級別甚至比自己還高。如果問題不嚴重,就只能拖著,執法效率自然高不起來。 “多部門聯動就是誰也不動”,既說出了環保部門的尷尬與無奈,也說明一些地方領導出于GDP考量和政績考慮,對環保工作很不重視。相比會給地方帶來稅收和財政收入,并貢獻GDP數字的眾多高產值污染企業,環保部門對地方經濟的貢獻就反而被視為負面,當然就不受那些眼睛只盯著GDP的領導待見。 要避免這種狀況,環保一票否決制就絕不能成為擺設,對地方領導的政績考核不能唯GDP,也要加大環保工作所占比重,作為干部選拔、任用和管理的重要依據。離任時環境變差了,就應嚴厲問責。 石家莊、昆明等一些地方行之有效的環保警察制度也值得各地借鑒。既能有效配合環保部門行政執法,也能更好地打擊震懾環境污染犯罪,減少多部門聯動的麻煩。環保法規也要進一步完善。違法成本高了,污染企業才不敢和執法部門對抗,公然違法。 (摘編自9月15日《法制日報》,原題為《環保聯合執法乏力是政績觀作祟》) |
相關閱讀:
- [ 09-09]借教師節收禮就該“一票否決”
- [ 09-02]校園安全的警鐘必須時刻長鳴
- [ 06-30]頻現藍天本不該成“新聞”
- [ 06-06]“向污染宣戰”關鍵是落實
- [ 05-30]“最嚴制度”取決于“最嚴問責”
- [ 01-17]安全生產如何“闖年關”
- [ 11-26]央企不能拖安全生產的后腿
- [ 11-11]國外為何沒有“廣場舞”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