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星聞碼頭 > 正文

讓夢想在文學大地上蓬勃生長

2014-07-11 16:21:37?劉玉琴?來源:人民日報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社會發展迅速,人們面臨的誘惑增多,人心容易浮躁,方向容易迷失,此時,尤其需要堅守信仰。信仰是一部作品的底色,創作者內心強大,秉持操守,是文學引導價值觀、傳遞正能量的堅強基石】

這個時代是中國人追求理想最生動勃發的時代,也是文學創作最能意氣風發的時代。把握歷史發展的脈動,反映人民為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創造精神,讓沸騰的生活變成滾燙的文字,文學將在時代的書寫中放大自身的價值

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提高文學原創力,更新觀念,讓嶄新的、活生生的人成為文學的主角,人民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和精神世界,將為文學創作提供充滿活力的素材樣本

文學一直以來是離夢想最近的藝術。近代以來,無數仁人志士殫精竭慮、篳路藍縷,奮力實現強國富民的光榮夢想。今天,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為根本的中國夢,為文學注入新的時代內容,讓始終追隨國家夢想社會脈動的中國文學,有了更加廣闊的想象空間。文學如何反映中國夢的實現歷程,如何書寫中國人的出彩人生,成為十分重要的現實話題。培育正面向上的共同價值,滋養大眾的精神心靈,提升審美境界和人文品格,無疑,是文學在新時代的必然擔當。

傳遞正能量,張揚中華民族價值取向和創造精神

幾千年滄桑歲月里,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把中華民族緊緊團結在一起。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共同堅守的理想信念和正面向上的價值觀始終如寬闊的河流滋潤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

新的歷史時期,國家大力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既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又有嶄新的以愛國主義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民族精神與時代精神,這是中國夢得以實現的思想基礎和精神支撐。

文學是民族精神的火炬,是人民奮力前行的燈火。文學尤其當代文學的優良傳統,與國家和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弘揚民族精神,鼓舞人民斗志。中國夢是全中國人民的人心所向,情思所系,體現著民族和國家的整體利益。文學要表現中國夢,必須傳遞正能量。創作者當堅持主流價值觀,堅定信念,深刻感悟,勇于擔當,以昂揚的激情,積極的旋律,描繪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自覺把個人的文學理想融入國家情懷、民族情懷、人民情懷。當下是一個急劇變革的時代,社會發展迅速,隨著物質財富的增加,人們面臨的誘惑增多,人心容易浮躁,方向容易迷失,此時,尤其需要堅守信仰。信仰是文學作品的底色,創作者內心強大,秉持操守,是文學引導價值觀、傳遞正能量的堅強基石。

傳遞正能量,還要清醒地看到中國正面臨著幾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人民正在經歷激蕩心靈的現實生活,這是文學創作豐富不竭的源泉。新中國成立65年,改革開放36年,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以獨特的風姿屹立于世界舞臺。這個時代是中國人追求理想最生動勃發的時代,也是文學創作最能意氣風發的時代。把握歷史發展的脈動,反映人民為了民族復興的偉大創造精神,反映社會發展進步的時代潮流,激發全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熱情,抒寫每個人夢想成真的努力,讓沸騰的生活變成滾燙的文字,這樣的創造因其富有精神價值將成為中國夢的有機組成部分,文學將在時代的書寫中放大自身的價值。

傳遞正能量需要發揮文學的認知和審美功能,借助文學特有的情感共鳴和藝術感染力,把中國夢傳入人民大眾心間。“文學即人學”,文學是可以抵達人的心靈的重要方式。它以自己的獨特方式捍衛著人類的精神健康和心靈土壤的純凈。文學引領時尚、教育人民、凈化心靈的作用,將在文學所展示的飽滿的情感空間、豐富的生活情境、深刻的人性感悟中得以實現,并留下意味綿長的審美感受。歷史上的文學大家,都是通過自己的作品深刻影響著一個民族性格的塑造和成長,同時這也使得文學成為真正的文學,獲得了流傳的可能。文學傳播夢想,給人們仰望星空的詩情;文學陶冶情操,使人們逐步走向崇高。文學的力量,將鼓舞人們煥發巨大熱情投身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實踐。

文學提供的正能量催人奮進、引人向上,凈化心靈、陶冶精神,引領和推動人類自身及社會不斷進步。當然也要看到,時至今日,受市場化取向的影響,一些文學作品的娛樂性功能得到過度放大,獵奇式、淺表化、快餐化、一味媚俗的甚至“重口味”的文學書寫依然不少。這樣的作品不僅不能激發力量、砥礪精神,反而消磨意志、誘人向下。作家應增強使命感,自覺地吸引讀者,使人們既在喜聞樂見中愉悅身心,又于潛移默化中獲得啟迪,逐步提升人格境界。習近平同志指出,文藝創作要堅持服務群眾與教育引導群眾相結合,滿足需求與提升素養相結合。這是作家在新時代應該負起的新使命,而中國夢也將為文學創作持續注入新的活力。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国产视频a在线观看 | 中国亚洲免费福利片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精品视频网站 |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艾草网 | 日韩久久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