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節儉令”下,演藝行業如何“突圍”?

2014-06-17 10:15:05?邵宇芳?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林雯晶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最輝煌的時候,《同一首歌》的演出費達到800萬人民幣,全部由地方政府和企業支付。政府和國企的買單,支撐起了演出市場多年的異樣繁榮。(6月16日 京華時報)

從經濟學角度看,以公款消費支撐的高端演藝市場并非市場發展的常態,而是扭曲了的消費模式。目前,依托公款消費的演藝行業雖普遍跌入低谷,但這實際上正是市場經濟的常態。

發展藝術,靠的不是“政策”,而是“精品”。 如果說“節儉令”頒布之初,還有演藝公司抱著觀望的態度等待這陣風的消失,那么兩年后的今天,這些觀望者們恐怕只剩下了茍延殘喘。靠公款催生出來的“異樣繁榮”正如同短命的泡沫,注定禁不起外界環境的一絲沖擊。演出市場近期以來經歷的“大洗牌”,充分說明從前靠“政策”掙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中國不是不需要高端演藝,而是這種高端的演藝行業必須建立在實實在在的民間消費的基礎之上。公款消費被限制,對于靠行政權力的“濫用”來支撐的演藝團體來說是沖擊,更是機會。假如不積極去開拓民間市場,而是依舊把目光緊緊盯住公款消費,則注定在行業重新洗牌的過程中最先受到致命沖擊。這看起來相對殘酷的過程,實際上卻是市場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

總之,“八項規定”越來越嚴格的今天,定位高端、小眾的演藝行業唯有利用“節儉令”的倒逼作用,及時向平民化、特色化的民間市場靠攏和轉型,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與其怨天尤人,倒不如加快轉型。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动漫 |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在线 | 色桃花亚洲天堂视频久久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