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要警惕史上廉政文化
m.shockplant.com?2013-05-31 11:20? 蔡 輝?來源:北京晨報 我來說兩句
現代社會高度復雜,這決定了反腐倡廉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頂層設計”與制度建設,并在此基礎上生成新的“廉政文化”,希望從歷史上裁剪一個“文化”拼貼到當下來,恐怕只有裝飾效果,無法取得成功。 廉政建設是當下人們關注的焦點,群策群力,調動一切資源反腐倡廉,已成共識。最近,有媒體撰文稱應“借鑒歷史上優秀的廉政文化”,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強調為官之德,重視權力監督,強調依法治吏,這些經驗對“今天進行廉政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以史為鑒,才能繼往開來,但要警惕食古不化。 現代社會的腐敗是與現代性伴生的,在前現代社會,科層制度欠發達,難以形成強大而萬能的政府,權力相對遠離人們的日常生活,呈現出“皇權不下縣”的局面,加之商品經濟不發達,客觀上限制了貪腐的空間和影響。 自宋代起,官員名聲急轉直下,并不是此前廉政建設抓得好,而是宋代商品經濟繁榮,讓原有的制度缺陷呈現出來,這也是宋代理學勃興的一個原因,前人們希望用道德來抑制腐敗,甚至不惜發展到“存天理,滅人欲”這樣極端的地步,可結果如何? 宋代懲貪失敗的原因,可從法國學者謝和耐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國日常生活》中看出來,當時杭州地價騰貴,太后、公主、駙馬紛紛加入“炒房團”,面對這些“大鱷”,皇帝都沒轍,何況基層官吏? 管不了別人,只好管自己,道德反腐法走上前臺,不僅腐儒能接受,皇帝也能接受,因為免去了他大義滅親的麻煩。道德的約束力在于輿論監督,可管住別人的嘴總是容易的,實在不行,貼上“造謠傳謠”的封條即可。 按最極端的算法,宋代GDP也只有2500-3000億美元,和今天的規模不可同日而語,當初道德反腐法尚且不行,今天就更難成功。 事實是:中國傳統文化固然強調為官之德,但這個德是私德,而非公德;重視權力監督,也是只監督官員,不監督皇帝;至于依法治吏中的法,絕非現代社會提倡的法治,而是王法、家法,這些法的出臺無需人民授權,缺乏民意基礎,根本得不到人民的尊重。 現代社會高度復雜,這決定了反腐倡廉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頂層設計”與制度建設,并在此基礎上生成新的“廉政文化”,希望從歷史上裁剪一個“文化”拼貼到當下來,罔顧其生存土壤如何,制度背景如何,這恐怕只有裝飾效果,無法取得成功。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6]涵養我們的“廉政文化”
- [ 02-06]“廉政食堂”能否管住“貪吃的嘴”?
- [ 01-22]“特赦貪官”不是反腐捷徑
- [ 12-04]掀起“有腐必懲”的廉政風暴
- [ 09-21]官太太廉政課要虛功實做
- [ 09-14]“聯合反腐”的關鍵在于獨立
- [ 09-11]"廉政辦"要念好"聯""正""辦"三字經
- [ 09-11]廉政辦的反腐意義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