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治理交通擁堵須“兩手抓”

m.shockplant.com?2013-01-17 12:23? 孫維國?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隨著汽車總量的增加,龍巖的交通擁堵,已經由過去的潮汐性擁堵向常態化擁堵發展。行車難、出行難的問題,成為本屆政協委員們關注的焦點。委員們認為,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破解交通擁堵的一劑“良藥”。(1月16日《海西晨報》)

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對破解交通擁堵確實有效果,但是,若想從根上治理城市交通擁堵,除了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還有一點也至關重要。就是提升民眾低碳環保理念。說到“城市無車日”大家都不陌生,然而,許多城市,無車日一過,一切如舊,擁堵繼續。對此,有市民發出感嘆:真希望天天是無車日。

市民感嘆背后折射的其實是民眾環保意識薄弱。如今,低碳生活貌似很流行,也很時尚。但一個現實是,一些人嘴上說“低碳”,并整天抱怨城市擁堵環境差,但實際行動卻南轅北轍,一個最明顯的例子是,許多城里人開著汽車,一路哼著小曲,說要到農村體驗一次“低碳生活”。這表面上看,是在踐行低碳生活,實際上并不“低碳”。如果是騎自行車或徒步,那才是真正的“低碳”。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低碳生活”不是說出來的,更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如果言行不一,說一套做一套,那就是搞“偽低碳”。這樣說,并不是講買了車就不開,這是將道理極端化,而是說合理使用,能不開車就堅決不開,能少開就不多開。譬如,到農村休閑,路途近就騎自行車或徒步,路途遠就約人拼車,總之,盡自己最大努力使出行低碳環保。

看到一篇報道印象很深,說香港車不比北京少,馬路沒有北京寬敞,但交通遠沒有北京那樣擁堵。分析原因,關鍵兩點,一是人家公共交通發達,二是低碳環保理念深入人心。許多人上班都不開車,用車都是在真正需要的時候。反觀我們,城市公共交通確實沒香港發達,可是,低碳環保理念與人家的差距更大,不但上班開車,走親訪友開車,到超市購物也開車,以致有網友調侃“上廁所開車不”。開車沒錯,問題是有些事情真的有必要開車嗎?

許多人抱怨我們的城市公共交通跟不上城市發展步伐,打車難,坐公交車擠,坐地鐵更擠,開車上班實乃不得已為之。這確是客觀現實,但如果低碳環保意識淡薄,公共交通即便再發達,也不會真正踐行綠色出行,更不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所以,提升低碳環保意識,使其充分認識到此與自身和城市的密切關系,進而轉變為切實行動,是避免“無車日”成擺設的關鍵,也是緩解城市擁堵的重要一環。

做到此點,除了類似“無車日”的積極倡導,核心是教育,只有從小到大一以貫之的低碳環保教育,才能培育出踐行低碳環保的公民。香港低碳環保理念深入人心,并非天生環保意識比我們強,而是一以貫之教育的結果。如何讓城市發展與環境保護同步?如何讓低碳生活成為自覺行為?需要政府與市民共同以“綠色行動”回答這一問題,兩者缺一不可。尤其是政府,既要嚴格控制公車數量,在公車出行上更應當積極踐行低碳出行,起表率、引領作用。當低碳環保理念深入人心,每天都是“無車日”,城市擁堵也將得到有效緩解,反之,再發達的公共交通也難以阻擋開車欲望。治理交通擁堵須“兩手抓”,一手抓公共交通建設,一手抓民眾環保理念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兩者缺一不可。(孫維國)

  • 責任編輯:鄧宇虹
  • 打印
  • 收藏
  • 【字號
相關新聞
相關評論
頁面無法找到
 
頁面沒有找到,5秒鐘之后將帶您進入首頁!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尹人香蕉久久99天天拍欧美 | 久久综合伊人77777亚洲 | 久热中文字字幕在线 |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区二 | 在线观看h的网址 | 亚洲h片在线观看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