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檢測”就是非法食品的舉報信
m.shockplant.com?2012-02-16 16:01? 龍運燦?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天津多個水產批發市場和社區農貿市場發現“注膠蝦”銷售。記者買了兩批“注膠蝦”樣品,試圖找相關檢測機構檢測注入蝦體內的“透明物質”為何物,但多家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機構都稱“無法檢測”,要有明確的檢測項目和目的,才能做檢測,否則“不知從何下手”。(2月16日《新京報》) “早上喝一杯三聚氰氨牛奶,吃兩個染色饅頭,夾一根瘦肉精火腿腸,切一個蘇丹紅咸蛋,中午買避孕藥喂的魚……一天就這樣過去了!”這網上很火的帖子,被無數次提及。食品安全最大的悲劇就是問題食品都已經出來,且無處不在了,我們的標準還沒有制定出來,檢測方法也是一頭霧水。這不,最近很火的“注膠蝦”,再次印證了我們猜想的結局——多家農產品質量監督檢測機構都稱“無法檢測”。 地溝油、潲水油、蟲奶粉、勾兌陳醋、六成添加劑……等一系列跟問題食品相關的東西,都是“無法檢測”的。這次“注膠蝦”,還是沿用著這個老套的情節。如你所知,“無法檢測”已經成為食品安全的蒼涼表情。 很多人都說過,“無法檢測”就是一些部門推諉扯皮的擋箭牌。其實,說擋箭牌是成立的,但這也是事實,要知道,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只有兩成和國際接軌,剩下的八成自然是無法檢測的。而這,也得到了官方印證——廣州市質量監督檢測研究院一名工作人員就曾經表示:“現在有毒物質太多,無法檢測,還主要靠企業道德自律?!?/p> 顯然,“無法檢測”可能是實話實說,但這并不意味著無法監督、無法作為、無法管理,更不能成為我們追求安全食品的障礙。雖然有很多添加劑、參進去的物質我們無法檢測,但我們早就達成了一個社會共識——如無必要不添加。 既然我們的標準低,那只要不是標準中規定的必須添加的物質,我們便不允許添加。“如無必要不添加”,這樣的社會共識,其實就是最好的食品安全標準,而那些“無法檢測”的物質,顯然是屬于“無必要”的,那肯定是“不能添加”的。這不是對食品行業的一種苛刻,而是對食品安全的一種負責。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2-10]食品安全領域到底有多少潛規則
- [ 01-12]媒體若失語 食品安全更堪憂
- [ 11-14]“食品安全合格率超90%”咋沒人領情?
- [ 11-14]“食品安全合格率超九成”的民生焦慮
- [ 11-08]食品安全舉報,獎金不應設上限
- [ 10-24]食品安全新國標要“調降”嗎
- [ 09-19]食品安全監管 要拿出“真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