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經濟論衡 > 正文
對“央企踢世界杯”損失的追問
m.shockplant.com?2011-06-29 10:00? 馮海寧?來源:華西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相關評論:

央企投資失敗應有人擔責

投資失誤負責人買單純屬幻覺

央企境外資產 “問責”更要“問效”

針對央企海外資產監管的兩份重要文件,日前在國資委的主導下“重磅”出臺。國資委網站27日對外公布了《中央企業境外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和《中央企業境外國有產權管理暫行辦法》,這兩份文件已審議通過,7月1日起施行。這標志著監管部門開始規范對4萬億龐大央企海外資產的監管。(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09版)

這些年有關部門千方百計鼓勵央企走出去踢“世界杯”——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事實也證明,央企去踢“世界杯”的成績也不錯,僅2009年,央企海外資產總額就占央企總資產的19%,當年實現利潤占央企利潤總額37%,有的企業海外項目利潤甚至占公司利潤的50%。目前,央企海外資產已高達4萬億。但與此同時,央企海外投資失誤和各種不確定性因素帶來的重大損失,也讓公眾大為驚詫。

從可查的資料來看,海外投資虧損數目驚人。顯而易見,在鼓勵央企踢“世界杯”的同時,對海外資產的監管卻沒有跟上。盡管有些風險(如突發戰事)不可預測、難以規避,但投資決策不科學不謹慎,也是造成重大損失的原因之一。因而,急需相關監管辦法出臺和落實。雖然這兩個文件遲到了,但填補了制度空白,值得肯定。不過,在落實文件的同時,仍有不少問題需要追問。

央企海外虧損總額究竟是多少?曾報道稱,央企海外虧損是一本糊涂賬,已曝海外虧損只是冰山一角。盡管國資委有關負責人對此予以否認,但究竟虧損了多少,涉及哪些央企,卻不見披露。

過去的投資失誤誰來買單?到目前為止,多個消息傳出央企海外虧損,涉及國航、東航、中遠、中海油等幾十家央企,但被問責的似乎只有中航油相關負責人,對其他虧損央企卻不見問責。現在規定,央企負責人須對海外投資失誤“買單”。那么,過去投資失誤造成的重大損失究竟誰來買單?

央企負責人如何“買單”?有人分析認為,“央企集團成為責任主體,就意味著今后負責人必須要對海外投資失誤‘買單’。”這一說法獲得廣泛認同。問題是,央企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一般都在數十億以上,央企負責人拿什么來“買單”?類似于撤職、“雙開”這樣的處罰方式,并不能挽回實際損失。

造成央企決策失誤的原因多為某些負責人權力過大,不遵守決策程序,不集體決策,基本上是一個人說了算。所以,規范央企海外資產監管,關鍵在于限制央企“一把手”權力,讓一人決策真正變成集體決策、民主決策。

責任編輯:李艷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综合久久性色AⅤ | 欧美黑人猛男在线 | 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 | 亚洲国产精品午夜伦不卡 | 亚洲美女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日本欧洲aⅴ在线观看 加勒比色老久久综合网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