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群言薈萃 > 正文
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 全面推進農村改革
m.shockplant.com?2010-01-05 08:00? 何傳新?來源:人民網    我來說兩句

1、建立健全土地流轉制度。新的《農村土地承包法》于2002年頒布,其中明確規定了農村土地流轉的辦法。要在農村土地制度法制化上取得突破。同時,按照“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使用權”和“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通過土地使用權的有償轉讓。要穩定家庭承包責任制,雙層經營體制,鼓勵土地向種田能手集中。鼓勵實行土地股份合作制,應鼓勵社區經濟組織和農民以土地作為股份向企業投資,使農民能夠從土地資產中享有長期收益。鼓勵“四荒”使用權拍賣,適當延長承包期限。國家征用土地,提高價格,對經營性企業用地,取消國家先征后用,依法辦理農用地,轉化為建設用地。

2、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降低城市門檻,加快城市社區建設,營照良好的人居環境,不斷擴大城鎮規模。要進一步放松戶籍管理,鼓勵支持農民進城務工。根據中央有關文件規定,從2000年起,凡在縣鄉城鎮具有合法固定場所、穩定的職業或生活來源的農民,均可根據自己的意愿轉為城鎮戶口,為其子女入托、上學、就業提供方便,享受同等居民的待遇。要貫徹“公平對待、合理引導、完善管理、搞好服務”的原則,打破傳統城市管理體制,鼓勵支持農民進城務工。取消城市增容費等收費項目。加快城市社區建設,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政府強化組織服務,從后臺走向前臺,搞好監測系統。要簡化手續,鼓勵農民進城。流入地只辦理流動人口證明和暫住證,流出地只辦理流動人口證明和計劃生育證明。取消押金制度,辦理證件只收工本費。

3、加快農產品流通體制改革,搞活農產品流通。即積極推進糧食流通體制市場化改革,把通過流通環節的間接補貼改為對糧食主產區種糧農民的直接補貼。改革農產品流通體制,首先要培育市場,完善市場體制。在發展城鄉集貿市場的基礎上,重點發展農產品批發市場;在發展區域性批發市場的同時,有計劃地組建全國性中心批發市場,最終形成覆蓋全國各地的市場網絡。其次,鼓勵發展以農民為主體的農產品銷售隊伍,激活農產品經營方式。通過大力開展品牌系統營銷等形式,促使農產品生產與市場及時掛鉤,實現均衡上市,賣個好價錢。再次,盡快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農村市場價格形成機制,理順農產品價格,提倡合理競爭,以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4、制定和實施農業保護政策。新形勢下要保護農民利益,合理配置農業資源,提高農業比較利益,確保農民增收,離不開政策的理性指導和干預。政府制定和實施的農業保護政策,其體系必須是全方位的,主要應包括:支持農產品出口的貿易保護政策;保護農民收入的補貼政策;加大農業科技投入的財政政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與環境政策;加速農民變為市民的城市化政策;促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農村金融政策和減少農民風險損失的農業保險政策等。這些政策既要符合國際規范,又要符合我國國情,還要依靠政府從制度上加以保證實施,使之能確實對解決我國三農問題起到必要的作用。

(作者為泰安市委黨校副教授)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在线播放的午夜网 | 中文字幕国产第一页首页 | 五月天偷拍视频久久 | 亚洲高清激情精品一区国产 | 精品国产肉伦伦在线观看 | 欧美中文字幕一级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