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坤更可以肯定的說,一點都不像蔣經國
斯大林兩電催勸,毛澤東決定赴渝
對于蔣介石的邀請,毛澤東頗感意外。1937、1938兩年,蔣介石實行和共產黨的第二次合作,努力抗戰,毛澤東比較滿意。在延安作報告的時候,給過蔣很高的評價。但是,1939年,特別是1940年皖南事變之后,毛澤東對蔣的印象就愈來愈壞。接到蔣介石的邀請電后,毛澤東的第一個反應是不想去。8月16日,毛澤東為朱德起草致蔣介石的電文,提出六項要求,其主要內容為:解放區一切抗日人民武裝力量,有權接受所包圍的日偽軍投降,收繳其武器資財;解放區軍隊所包圍的敵偽,由解放區軍隊接受投降,國民黨軍隊所包圍的敵偽,由國民黨軍隊接受投降。抗戰八年中,國民黨的部隊退守西南,而中共所領導的抗日部隊則深入敵后,因此這當然是一個有利于共產黨人的方案。緊接著,毛澤東復電蔣介石:
朱德總司令本日午有一電給你,陳述敝方意見,待你表示意見后,我將考慮和你會見的問題。②
毛澤東的這通電報,沒有說不去重慶,而是要蔣表態,待表態以后再看。當時,美國正在調派飛機、軍艦,向原為日軍占領的地區運送國民黨軍,毛澤東曾一度雄心勃勃地計劃在上海、北平、天津、唐山、保定、石家莊等地發動武裝起義,奪取這些大城市。① 18日,蔣介石在日記中寫道:“朱之抗命,毛之復電,只有以妄人視之,但不可不防其突變叛亂也。”② 當晚,他夜半醒來,反復思考,推敲詞句,于20日再致毛澤東一電,聲稱“期待正殷,而行旌遲遲未發,不無歉然。”接著聲稱,受降辦法由盟軍總部規定,不能破壞盟軍“共同之信守”。朱總司令對于執行盟軍規定,亦持異議,“則對我國家與軍人之資格將置于何地”?批評、責問之后再給朱德戴高帽子,聲稱“朱總司令果為一愛國愛民之領袖,只有嚴守紀律,恪遵軍令”。電報最后重申邀請:
抗戰八年,全國同胞日在水深火熱之中,一旦解放,必須有以安輯鼓舞之,未可蹉跎延誤。大戰方告終結,內爭不容再有,深望足下體念國家之艱危,憫懷人民之疾苦,共同戮力,從事建設。如何以建國之功收抗戰之果,甚有賴于先生之惠然一行,共定大計,則收益百惠,豈僅個人而已哉!特再馳電奉邀,務懇惠諾為感。③

白崇禧的扮演者尤勇,導演可能追求的是他的演技,外貌估計沒考慮在內
電報的這一段話寫得情詞懇切,似乎不容拒絕。不過,毛澤東仍然不想遽爾應邀。22日,毛澤東再次復電蔣介石:
茲為團結大計,特先派周恩來同志前來晉謁,到后希予接洽為懇!④
抗戰中,周恩來長駐重慶,多次和蔣介石折沖周旋,由周作前驅,作“偵察戰”,了解蔣的意圖,自然再合適不過。① 蔣介石看到毛澤東仍然不想來,于23日再次發電邀請:
承派周恩來先生來渝洽商,至為欣慰。惟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面商,時機迫切,仍盼先生能與周恩來先生惠然偕臨,則重要問題方得迅速解決。國家前途,實利賴之。茲已準備飛機迎迓,特再馳電速駕。②
![]() ![]() |
- 2009-09-25大陸作品中蔣介石形象之變:從丑化到人格化
- 2009-09-23蔣介石“反攻大陸”計劃:三分軍事七分政治
- 2009-09-18揭秘:蔣介石1923年訪問蘇聯時碰了“大釘子”
- 2009-09-15蔣介石死訊傳來,毛澤東怎么想?
- 2009-08-17新中國誕生這一天蔣介石在做什么?
- 2009-06-29潛伏入蔣介石身邊的四大紅色女間諜
- 2009-06-28毛澤東蔣介石公仔受陸客歡迎 常遭遇美麗誤會
- 2009-03-24"毛主席""蔣介石"福州握手
- 2009-03-17《建國大業》張國立版"蔣介石"造型曝光
- 2009-03-10蔣介石日記中的宋氏三姐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