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是創新
2016-03-18 07:57:10? ?來源:福建日報 責任編輯:趙舒文 我來說兩句 |
全國兩會期間,省委書記尤權在接受人民日報記者專訪時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三大發動機”,無論是制度變革,還是結構優化,抑或是要素升級,其核心都是創新。推動福建發展再上新臺階,必須把創新貫穿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過程。這一觀點,言簡意豐,強調了創新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核心作用,為我們牢固樹立五大發展理念、全力推進福建發展再上新臺階指明了方向。 應該看到,當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和矛盾,是長期積累下來的,主要不是周期性的,而是結構性的,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但主要方面在供給側。而就供給側而言,其重要的瓶頸就是創新不足,根本解決之道,當然在于堅持不懈地推進改革創新。尤其是創新,解決的是經濟發展的動力問題,這正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靈魂所在。通過創新,優化要素配置,完善供給體系,提高供給質量,提升供給效率,減少無效供給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有效化解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促進經濟發展。 創新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的核心作用,主要體現在:對傳統產業來說,通過技術、產品、業態、營銷、管理等方面的創新,就能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工藝水平,有效提升其供給品質,促進產業向中高端邁進,適應消費者更高質量的消費要求;對新興產業來說,則要抓住機遇,把握好“互聯網+”時代產業發展的規律與特點,營造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良好環境,依靠創新,不斷挖掘和形成新的增長點,利用新技術來發展新產業,創造新供給,拓展新空間,培育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質上就是一項重大的創新實踐。“十三五”時期,我省能否成功打造福建產業升級版,推動發展再上新臺階,關鍵就看我們能否把創新貫穿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過程,在創新發展上邁出實實在在的步伐。 |
相關閱讀:
- [ 03-15]尤權于偉國看望參加全國兩會報道的福建一線新聞工作者
- [ 03-15]尤權于偉國在京會見北汽集團徐和誼董事長
- [ 03-12]尤權:堅持綠色發展需要更多制度創新
- [ 03-11]尤權:前進路上積累的矛盾和問題主要在供給側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