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文旅經濟發展大會將于9月15日-17日舉辦
2023-09-12 09:15:34?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思捷 我來說兩句 |
新聞發布會現場。泉州市委宣傳部 供圖 東南網9月11日訊(本網記者 謝玉妹)記者從11日下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泉州將于9月15日—17日舉辦2023年泉州市文旅經濟發展大會暨“十泉十美”文旅消費季活動。活動以“十‘泉’十美·共建共享”為主題,旨在打造宣傳推介、交流對接的平臺,大抓招商、大抓項目、大促文旅經濟發展的引擎。 大會采取主會場、分會場結合,市縣全域聯動形式,在全市范圍策劃一系列配套活動,系列文旅活動延伸到10月6日,包括泉州市第三屆山地生態旅游節、2023泉州草莓音樂節等10多項活動。 文旅項目簽約掀熱潮 據了解,今年,泉州市委、市政府把“文旅+”作為全市“1+3+2”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高位統籌、全局謀劃,聚焦“樹品牌、拼千億、提能級”,全力推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2023年泉州市文旅經濟發展大會上,泉州將發布“泉州市新形勢下促進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激勵措施”等系列政策,并進行文旅重點項目簽約,在全市掀起“大抓文旅項目、抓文旅大項目”熱潮。 同時,大會將聘請泉州市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首批專家,邀請國內文旅領域知名專家學者、頭部企業投資商代表圍繞“做大做優做強文旅經濟”“打造最具煙火氣的海絲千年古城”等主題開展主旨演講、對話沙龍,為泉州文旅經濟高質量發展把脈獻策。還將舉辦海洋文明與非遺專題學術研討,將有6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的專家學者參加。 《遇見泉州》啟動首演 泉州被贊譽為著名“戲窩子”,來泉州在哪里看戲?應今年來廣大游客朋友的意見和需求,泉州建立“1+N”優質文藝分享服務體系。 “1”就是推出《遇見泉州》大型情景文藝演出,9月15日晚在泉州歌舞劇院進行首演,今后將作為常態化旅游演出,在國慶前推向市場。這場戲突出海絲風情,體現宋元古風,并與現代科技、時尚等元素跨界結合。“N”,就是在泉州古城的梨園劇院、南音藝苑、府文廟廣場、李文節祠、天后宮等近10個點常態化演出,滿足公眾多元需求。 “泉州·有禮”放心吃購 為了讓游客在泉州玩得開心、吃得安心、買得放心,泉州推出“泉州·有禮”文旅消費季,從9月15日開始,貫穿整個中秋國慶假期。同時,還將推出“泉州游禮·7天暢玩卡”,這張消費卡免票權益698元,售價僅88元,參與折扣商家80余家。文旅消費季活動期間將免費贈送2000張,具體可關注“世遺泉州·全域旅游卡”公眾號。 期間,“新閩菜·最閩南”美食嘉年華將于9月15日—17日,在東海金花人民廣場舉辦。活動設立熱煮區、伴手禮區和預制菜展區三個區域,推出的美食極具閩南特色。既有大快朵頤的美食嘉年華,也有精彩激烈的山海廚王爭霸賽,以及美食名店、名廚、名菜、名小吃系列評選活動。其中,山海廚王爭霸賽暨“最閩南”美食系列評選活動,將于文旅大會召開之際啟動,持續到年底。 多彩活動營造節日氛圍 大會期間將舉辦十“泉”十美文旅消費季、“匠·賦”非遺大師展、世遺文創精品展等打卡、體驗、互動性強的文旅主題活動,推廣泉州古城漫游線路,營造中秋國慶節日氛圍,展示“宋元中國·海絲泉州”的文化底蘊和旅游魅力。 同時,還將舉辦文創市集、旅游后備箱市集,以及旅行社、景區、酒店等系列文旅展銷活動,為游客提供豐富多樣的旅游體驗。 成立泉州文旅產業母基金 隨著泉州申遺成功,泉州文旅產業發展迎來了全新機遇,基金在推動產業發展中的金融賦能作用越來越大。為進一步推進泉州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加快世遺保護利用典范城市建設,泉州文旅集團發起成立泉州文旅產業創新發展母基金,基金總規模50億元,首期認繳規模20億元,采用雙GP管理模式,由中金資本聯合文旅集團權屬中盈文投公司共同管理。 據悉,該基金將在全市文旅經濟發展大會上簽約。接下來,泉州文旅集團將依托文旅產業創新發展母基金,構建形成母子基金結合的“1+N”模式,擬設立的子基金包括數字文旅、影視、特色酒店、文旅新消費、文旅科技等細分泛文旅產業。 系列文旅活動精彩紛呈 除了主會場活動,泉州還將于9月27日—10月6日期間,配套舉辦11項豐富多彩的文旅活動。 9月15日,泉州市將聯合福建省文旅廳與中國鐵路投資集團、中國旅行社協會,在泉州臺商投資區八仙過海度假區舉辦“海絲起點清新福建”(泉州)鐵路旅游推介會,推動“鐵路+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助力入閩入泉旅游專列倍增計劃。 9月27日,永春縣將以“暢游泉州山地,樂享桃源永春”為主題,舉辦泉州山地生態旅游節。主會場設在國家4A級旅游景區北溪文苑,活動當天將發布泉州市山地旅游精品線路、成立泉州山地旅游景區聯盟,推出永春特色養生菜、出臺《永春縣關于加快推進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政策措施。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