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警為令 筑牢暴雨“防御網”——福建省氣象部門應對今年入汛以來最強暴雨過程氣象服務紀實
2022-05-16 10:24:00? ?來源:福建氣象 責任編輯:馮韻 我來說兩句 |
福州市對湖體及河道水位提前進行了預排預泄,確保城區應急排水防澇工作有序開展;廈門機場、火車站啟動防汛措施,6趟列車調整線路;漳州、泉州、南平等地加強農業保障服務,減少暴雨對農業生產造成的不利影響……5月10日至13日,為了有效應對福建今年入汛以來最強暴雨過程,全省多地以氣象預警信息為先導,一張應對暴雨“防御網”在全省迅速鋪開。 在這場暴雨防御的背后,福建省氣象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早預警、早行動,為全省暴雨防御工作打好“提前量”。 預警先導? 部署聯防強有力 “此次暴雨過程持續時間長、累積雨量大、影響范圍廣、局地雨勢強。”福建省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高珊告訴記者。據統計,5月10日08時至14日06時,共有83個縣(市、區)的 1046個鄉鎮累計雨量超過50毫米。 而這場暴雨早在氣象部門的掌握中。6日,省氣象局就在《下周天氣》指出:“5月11至13日我省有暴雨過程……”省氣象局黨組高度重視,提前部署。9日11時省氣象局啟動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Ⅳ級應急響應,12日9時將應急響應提升為Ⅲ級。全省氣象部門上下協作、聯防聯動,及時針對暴雨過程開展預報預警服務工作。 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此次暴雨過程的防御工作,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啟動應急響應,多次組織氣象、應急管理、水利、自然資源等部門進行視頻會商。省氣象局針對此次過程向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等相關部門報送《重要天氣預警報告》《下周天氣》《專題氣象服務》等決策材料,為全省部署強降雨防御工作提供氣象信息支撐。 在此次暴雨過程中,省氣象局強化“1262”精細化城鄉氣象預警聯動服務機制,運用“網格預報+氣象服務”短臨預警服務業務新模式精準預警,基本實現預報預警服務分鐘滾動、逼近式提醒、分區預警、精確到鄉鎮。據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通報,截至13日06時,全省累計下沉干部70432人次,轉移群眾13921人次。 智慧氣象 基層防汛有“利器” 12日一大早,福州市區雨勢逐漸加大,福州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精準開展重點路段管控、合理安排人員部署、及時疏導車輛,工作井然有序,早高峰平穩度過。 “我們與氣象部門建立了24小時聯動機制,專人負責福州道路交通氣象服務系統的監控,對城市交通的各區域、道路分片區制定風險影響策略,快速采取有效行動。”市交警支隊民警邱警官說道,“針對易澇點周邊道路提前做了分流管控,保障了全市市民早高峰安全出行。” 邱警官口中的福州道路交通氣象服務系統,是福州市氣象局打造的“氣象精靈”數字化智慧平臺的重要板塊之一,有效融合了交警大數據和氣象大數據,成為此次解決強降雨天氣會導致交通阻滯問題的有力“法寶”。 在該系統平臺上,路況、易澇點、降雨量、氣溫、能見度、臺風路徑、雷達云圖等一系列道路交通相關的要素信息一覽無余,為交警指揮提前掌握城區47個易澇點降雨趨勢、精準部署警力提供了科學依據。 當天14時24分,龍巖市武平縣氣象臺變更發布暴雨紅色預警信號:“預計未來3小時內萬安、東留、武東、中堡、永平、桃溪等鄉鎮累積雨量將達100毫米以上。”預警時間提前量為111分鐘,隨后萬安鎮累計最大降水量達106.2毫米。 這是龍巖市氣象局依托于自主研發的雨量實況預警監測軟件,實現實況超閾值及預報超歷史極值的實時監測預警,并指導武平縣氣象局做好預報預警服務,為防汛工作開展爭取更多的時間。 武平縣氣象臺立即啟動叫應機制,第一時間向萬安鎮領導和各村書記通報雨情和預報情況,紅色預警信號立刻吹響全縣緊急轉移低洼地帶人員的哨聲。截至20時,武平縣安全轉移群眾301人。 精心服務 保障民生見實效 此次過程雨量最大的出現在漳州市。從11日起,全市普降大雨到暴雨,部分大暴雨,持續性暴雨天氣給當前的農業生產帶來不小的壓力。雨勢減弱后,漳州市氣象局科技特派員廖燕珍一行前往截至13日07時全省累積雨量最大的地方——云霄縣和平鄉棪樹村,進行災情調研。 在棪樹村枇杷產業觀光園里,500畝枇杷并未受到太大的影響。“一收到你們的氣象服務信息說,未來幾天要下暴雨,我便及時清理溝渠,讓這場雨變成了‘喜雨’,緩解了前期的干旱。”駐村第一書記林躍文對廖燕珍高興說道。“雨后要及時進行清園,搶施夏肥,特別是高鈣肥,增加土壤活性,保證下年高產。”廖燕珍邊查看枇杷生長情況邊給出種植建議,心中的石頭也落地了。 就在強降水來臨前兩天,漳州市熱帶作物氣象試驗站便組織召開了全市農氣服務會商,加強分析研判,制作農業氣象服務產品,第一時間通過各縣(區)農業氣象微信服務群等渠道送到了農戶的手中,將暴雨帶來的損失減少到最低。 降雨落區的疊加,地質災害風險加大,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造成威脅。12日16時,一條山洪災害風險黃色預警信息從廈門市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平臺發布出去,提示同安區蓮花鎮等多地可能出現山洪災害風險,預警信息在第一時間通過該平臺多渠道進行傳播。 這是廈門市水利局首次通過該平臺發布山洪災害風險黃色預警,積極發揮了水利、氣象部門在山洪災害風險預警工作中的資源優勢。預警一發出,廈門相關地區加大易澇點、地災點、低洼地帶、下穿通道、橋隧工程等隱患點排查,有序開展轉移避險防范措施,從容應對此次暴雨天氣。 14日8時30分,省氣象局解除重大氣象災害(暴雨)Ⅲ級應急響應,但福建氣象人依舊在各崗位上,繼續筑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