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院線”還是“走網絡”?業界在榕熱議電影市場出路
2019-10-18 11:08:55??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陳星宇 我來說兩句 |
論壇現場(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東南網10月17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今日,第六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系列論壇“‘走院線’還是‘走網絡’——電影市場出路選擇”圓桌論壇在福州舉辦,圍繞“電影市場出路”這一主題,影業出品方及電影發行研究學者就電影發行窗口在院線和網絡間的選擇、近年電影發行放映新趨勢、院網融合等話題展開深度探討。 論壇上,騰訊影業副總裁、大夢工作室負責人陳洪偉表示,院線和網絡渠道給消費者提供了不同的觀影價值,他認為,隨著技術方式不斷地進化,電影依然還是要扎根在最基本的內容和結構上,“要去思考如何去面對不同的技術形式,面對不同的渠道,給到觀眾最好的內容。” 今年,由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而成的電影《流浪地球》實現票房46多億元,位列中國電影票房總榜第三位。中國娛樂營銷實戰派專家、北京聚合影聯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講武生談到了該片發行的故事,他說,《流浪地球》能成功有多個因素,包括觀眾對中國第一部科幻作品的期待,還有“戰狼”吳京的出演,這是中國科幻迷的集體力量。他表示,影片上院線有較高的成本,真正賺錢的并不多,一部影片適不適合上院線要看“三高”,“第一有沒有高視效,第二有沒有高娛樂性,第三有沒有高情緒性,符合這三個條件任意一個,完全可以把院線作為播出的首輪。” 電影學博士亞寧曾是中央電視臺《同一首歌》的主持人,現擔任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愛奇藝影業總裁,他表示,院線和網絡各有利弊,影院觀影是沉浸式的體驗,比較強調視聽的感受,但要花更多時間和成本,而線上觀影則比較經濟和便捷,互動性強,但屏幕比較小。 在亞寧看來,院線和網絡分工將進一步細化,未來電影院里面播放都是精中選優的影片,低成本的影片則選擇在線上來表現,影片制片方要第一時間考慮自己的電影是走院線還是網絡,合理布局投資、類型和題材,同時未來影院也要隨之升級,“將來影院的銀幕可能都是IMAX和巨幕,甚至椅子還可以動,觀眾進入到電影院是沉浸式、游戲式的體驗,讓大家覺得有價值。” “不管是走院線,還是走網絡,都要滿足廣大觀眾不同層次的需求,提供不同類型、豐富多樣的影片,讓廣大觀眾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影片。”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辦公室主任張小莉表示,電影不管是院線端,還是網絡端,都是影片實現價值的兩個平臺,做大了整個影視市場的規模,促進產業發展。她表示,希望未來網絡和院線發行并駕齊驅、共同發展,讓許多上不了院線的影片,有機會通過網絡“出口”和觀眾見面。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