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回應 自行車道相關建設計劃還在完善 目前,大多數共享單車都是停在人行道或機動車道以外的其他空地上。為此,記者昨日聯系了市城市管理與行政執法局,該局宣傳教育處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針對共享單車出現的亂停亂放等情況,相關執法工作都是各區在負責,市局目前沒有接到這方面的投訴。他說,他們也希望有相關部門與企業對接,共同規范共享單車的停放問題。 此前,公共自行車的停放點建設是由市住建委牽頭,對自行車專用道建設,該部門也參與其中。那么對共享單車的停放區域及今后自行車道的建設,該部門是否有相關計劃呢? 市住建委宣傳教育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市住建委管的是公共自行車,共享單車不歸住建委管,還不能確定是否有為共享單車增設停放點的打算。在自行車道方面,該負責人表示,去年,長沙已對城區26條主干道進行自行車專用道改造,2017年的自行車道相關建設計劃還在完善中,預計3月會公布。 專家說法 政府部門應盡快提供政策引導 “共享單車方便市民出行,可有效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應該得到歡迎。”湖南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唐琦玉教授認為,共享單車有利于促進長沙走可持續的低碳環保之路。這是一件好事,更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做好。 在他看來,共享單車的普及是趨勢,而且發展迅速,政府部門應盡快提供必要的政策引導和制度保障,與企業加強對接和合作,積極應對目前出現的各類問題。同時,相關部門要加強對企業的監管,保障市民的資金和個人信息安全。企業在管理上也要盡快完善,認真做好產品,提高技術和人力投入,讓共享單車更好地展現在城市之中。市民則要自覺維護好秩序,嚴格遵守相應的規定。 唐琦玉認為,目前長沙城區自行車專用道仍有所欠缺,而專門停靠區域更是難覓。比如在一些地鐵口,停放自行車的區域少,但周邊卻停著不少機動車。住建、規劃、城管、公安等眾多部門應重視自行車在整個公共交通環節中的作用,借鑒其他“走在前面”的城市經驗,加強合作,改善相關“硬件”和“軟件”,引導市民低碳出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