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專題> 黨群> 中國(福建)船政創立150周年知識競答> 新聞 > 正文

福州船政文化的淵源與發展

2016-09-14 16:11:04?分享到?來源:中國船政文化網  責任編輯:卓志沐   我來說兩句

福州有著悠久的造船歷史。古越人尤其善于造舟及用舟,《淮南子》載:胡人便于馬,越人便于舟。《越絕書》載,越人水行而山處,以船為車,以楫為馬,往若飄風,去則難從。連江發掘出一艘獨木舟,系用樟樹樹干所制,長7.10米、前寬1.10米、后寬1.50米,殘高82厘米,兩側舷板由前向后斜起。據中國科學院貴陽地球化學研究所對舟體木材測定,其時間上限為公元前290年,下限為公元前100年(戰國末至漢武帝時期)。此舟造型古樸,加工粗糙,但舟體有明顯經過粗笨的金屬器加工的痕跡。(1)連江獨木舟的發現,證實了古文獻關于閩越族善于造舟的歷史記載。

一、西漢元鼎五年,“南越反,東越王余善請以卒八千人從樓船將軍擊之。” (2)《后漢書鄭弘傳》稱:東漢時,“舊交趾七郡貢獻轉運,皆從東冶泛海而至。”由于當時航海條件還不成熟,因此“風波艱阻,沉溺相系”。(3)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在建安(今福州)設有官方造船工場,由“典船校尉”專門管理。“威武營在開元寺東,吳置典船都尉造船于此。” (4) 這些是福州地區最早的相關記載。唐代奉行開放政策,歡迎海外商人前來經商貿易。唐文宗《太和八年疾愈德音》云:“南海蕃舶本以慕化而來,固在接以恩仁,使其感悅……其嶺南、福建及揚州蕃客,宜委節度觀察使常加存問,除舶腳收市進奉外,任其來往通流,自為交易,不得重加率稅。” (5) 海外貿易促進造船業的發展,帆船載重量迅速增加,廣東和福建沿海之間“往來大船一只,可致千石”。(6)五代時期,王審知鼓勵商業貿易,為發展經濟而創造了種種便利條件。《瑯琊王德政碑》記載:“公(審知)則盡去繁苛,縱其交易,關譏廛市,匪絕往來,衡麓舟鮫,皆除守御,故得填郊溢郭,擊轂摩肩,竟敦廉讓之風,驟睹樂康之俗。閩越之境,江海通津,帆檣蕩漾以隨波,篙檝崩騰而激水,途經巨浸,山號黃崎,怪石驚濤。” (7)當時福建商人出海貿易也盛極一時。閩國莆田人黃滔《賈客》詩:“大舟有深利,滄海無淺波。利深波也深,君意竟如何,鯨鯢齒上路,何如少經過。” (8)描述了商人在海上隨波逐利的情形。福州的造船業為海外貿易的繁榮提供了堅實的物質條件。

宋以來,中國經濟中心南移,中原人口為戰禍所迫紛紛南下,福、興、漳、泉沿海一帶人口猛增。沿海居民紛紛出洋貿易,或移居海外,“以海商為業”,遂成為一代人轉向謀生的新手段、新模式。由于社會需求和經濟推動,宋代造船業隨著商業的發展,海外貿易的繁榮,海上交通對船只需求量的增多而興盛起來。據宋初成書的《太平寰宇記》所載,泉、福二州“土產”項下即有“海舶”一項,可見造船業在宋初已成為福州一項重要的手工業。“漳、泉、福、興化,凡濱海之民所造舟船,乃自備財力,興販牟利。” (9) 《三山志》載:船場“慶歷舊記場在南臺舊鹽倉之東,《治平圖》復在井樓門外州東北。古有船場門謂此,今皆廢。官造舟率就河口彌勒院之旁”。(10)由于宋朝廷采取比較開明的態度,民間造船業臻于興旺,僅福州“沿海九個縣,就有三百七十三只海船。連宋朝命使放洋,也常委托福建監司雇募海船。” (11)宋代福州工匠掌握了全國第一流的造船技術。福州所造的船只深受歡迎,《忠穆集》稱:“南方木性與水相宜,故海舟以福建船為上,廣東、西船次之,溫、明州船又次之”。(12)據《太平寰宇記》載福州所造的海船:“船頭、尾尖高,當中平闊,沖波逆浪,都無畏懼,名曰丫鳥船。” (13)《宋會要輯稿》亦有記載:高宗紹興二十八年七月二日“乞依陳敏水軍見管船樣造尖底海船六只,每面闊三丈,底闊三尺,約載二千料……緩急足當十舟之用。” (14)這種尖底型海船,業經考古發現得到證實。宋代造船業發展不僅表現在船舶數量的增加,還表現在向大型化演變。大者5000料,可載500—600人。大型商船對于遠洋貿易的發展具有很大影響。

元朝多次向外征戰,動用水軍為數不小。在沿海、沿江有水師千戶所、萬戶府,還設立海站,“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尚書省臣言,行泉府所統海船五千艘以新附人駕之,緩急殊不可用,宜招集納顏及里納噶爾流散戶為軍,自泉州至杭州立海站十五,站置船五艘,水軍二百人……且防御海道為便,從之”。(15)元代統治者倡導并制定了有利于發展海外貿易的政策,世祖后期,專門管理外貿機構的行泉府司,擁有和管制的海舶多達萬余艘,可見當時海運力量雄厚。元朝廷在至元年間曾一次撥款10萬錠鈔建造海舶。元代海船以船體龐大,容載量多,多水密隔艙,結構精巧堅固,航海安全而著稱于世。統治者從軍事、經濟方面刺激造船業。造船業的發展,加上指南針用于航海,又促進了海外貿易的發展。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冬,馬可波羅經過福州并描述福州城市美麗、物資豐富、海外貿易興盛:“有一條大江(閩江)穿城而過……兩岸簇立著龐大、漂亮的建筑物。在這些建筑物前停泊著大批船只,滿載著商品,特別是糖……許多商船從印度駛達這個港口。印度商人帶著各色品種的珍珠寶石,運來這里出售,獲得巨大的利潤。” (16)宋元時期造船業的高度發展,為明初鄭和下西洋打下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明初的海防政策促進了造船業的發展。明永樂三年(1405年)到宣德八年(1433年),鄭和率龐大的船隊七下西洋。“太監鄭和、王景弘、侯顯統領官兵二萬七千有奇,駕寶船四十八艘,赍奉詔旨賞賜,歷東南諸番,以通西洋。” (17)鄭和船隊以強大的海上力量不戰而屈人之兵,形成人心所向、萬國來朝的局面達到維護國家海防的效果。福州的長樂太平港是建造鄭和下西洋寶船基地之一。據《明實錄》記載:永樂二年正月癸亥,“將遣使西洋諸國,命福建造海船五艘。” (18)這5艘海船,指明是為永樂三年(1405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而特別建造的。在此之前,即永樂元年(1403年)五月,明成祖朱棣曾“命福建都司造海船百三十七艘”。(19)顯然也是為遣使西洋做準備。據《長樂縣志》記載:“太平港在縣西半里許,舊名馬江。明永樂七年,內寺鄭和使西洋,海舟皆泊于此,因改今名。” (20)明代衛所制,沿海各衛配備戰船50只,每所配備戰船10只。當時有福、哨等類型船只,衛所軍春夏出哨,秋冬回守。明初水師之所以能夠大有作為,就是以興旺發達的官方造船業“烽火門等五水寨造船廠(在府城東南河口)”作為后盾。(21)閩北山區是杉木產地,一般秋冬砍伐,俟春水漲發,順流而下,或集于洪塘,或集于臺江,供造船用。明代走私貿易盛行,鹽業生產迅速發展,刺激了私營造船業,福州西門外洪塘,商鹽海船一向俱在此打造。其間性能最為優良的是福船。福船以耐風濤、御火著稱。“蓋福船之制高大,可容百人,其底尖,其上闊,其首昂而張,其尾高聳,設舵樓三重于其上”。“福船凌風駕濤頃刻千里,勢如山摧,賊舟遇之大者即碎,小者即犁……福船有三種,上焉者謂之大福船,次者謂之海蒼,又次者謂之草撇,皆福船也。” (22)福船是明代水師裝備的主要戰船,比倭船大得多,有堅實的龍骨和骨架,不怕沖撞,在深海中占優勢。戚繼光在福建指揮抗倭,就是憑福船克敵致勝。俞大猷談拒倭方略說:“當以福建樓船破之。”雖有比福船更大的船,但由于穩定性差,在船上發射火器難于命中,因此效果不如福船。這是福州人的驕傲,其時中國造船業在世界上還是首屈一指的。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在线看免费白色福利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在线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免费VA不卡在线播放 | 亚洲综合在线在线看 | 中文字幕交换系列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