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專題> 黨群> 制作“長征頌”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專題> 長征路上奔小康
> 正文
“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千年大遷徙,客屬遍乾坤。”據史料記載,寧化石壁是客家先民由北向南大遷徙的中轉站,因此被譽為“客家祖地”。(王雄林楷煜 攝) 新華網福州8月30日電(王雄) “北有大槐樹,南有石壁村。千年大遷徙,客屬遍乾坤。”據史料記載,寧化石壁是客家先民由北向南大遷徙的中轉站,因此被譽為“客家祖地”。8月26日,新華網記者跟隨“‘長征路上奔小康’福建網絡媒體‘走轉改’”采訪團來到福建寧化石壁客家祖地景區,拜謁全球客家人的精神家園。 入景區正門不遠處,一道通往公祠的筆直的“客家之路”躍于眼前,這條長400余米的“客家之路”記錄下客家人由古至今的發展歷程——東晉時期,大批漢人為避戰亂背井離鄉、舉家南遷,而有“玉屏”之稱的寧化石壁由于自身獨特的地理位置,成為南遷漢人桃源繁衍、開拓進取的棲息地,他們在自身發展的同時與該地區的原著居民交往、發展、融合,創造出一種獨特的客家文化。 “人往四方,勵志名揚,崇宗敬祖,戀土愛鄉,孝悌忠恕,篤守倫常,尊師尚學,修身勤上,宜習正業,奮發農桑,端行正品,和睦禮讓,戒賭戒淫,懲惡揚善,法禮不違,倫理不亂,毓德垂后,千古相傳,謹尊祖訓,世代隆昌。”在客家祖地祭祀大殿內,客家祖訓刻于中央屏風中,短短八十字,反映出客家人堅韌不拔、勇于開拓、溯本思源、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 據介紹,石壁客家公祠是世界客家人的總家廟,自1995年落成后,每年都舉辦一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客家祖地”品牌在海外客家人中的知名度日漸提高,回祖地石壁尋根祭祖的絡繹不絕,年年攀升。迄今為止,祭祖大典已成功舉辦了二十一屆,接待了來自海內外30個國家和地區的游客近50萬人次。 |
相關圖片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