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8月8日電 題:遵義:革命老區的“新長征” 新華社記者李驚亞 “家鄉如今這么美,又可以掙到錢,我不打算再外出打工了。”在昔日四渡赤水的主戰場——貴州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上,“旺花臺農家樂”老板陳小紅說。 陳小紅家住土城鎮華潤社區平壩組,過去,全家人依靠耕種2畝薄田度日,打的糧食僅夠吃飯。為了討生活,供養老人和兩個孩子,陳小紅和妻子在福建泉州的制衣廠打工20多年。 位于貴州北部的遵義市,是中國大西北和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要沖”。遵義歷史文化深厚、山水秀美,包括以遵義會址和紅軍四渡赤水遺跡為代表的紅軍長征文化,因國酒茅臺而享譽世界的酒文化,榮登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名錄的赤水丹霞和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海龍屯等。 雖然有豐富的紅色歷史遺跡和良好的生態資源,但由于地處偏遠西南,大山阻隔,交通不便,遵義的地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近年來,遵義將紅色旅游與鄉村游、生態游結合起來,實施“紅+綠”旅游扶貧模式。 華潤社區依托青杠坡戰斗指揮所舊址、雨花臺烈士袁咨桐故居等設計旅游線路,還打造了200畝花海,創辦藍孔雀繁育養殖基地,成立了“土城印象”特色產品實體銷售店,對農戶生產的面條統一收購、包裝和銷售,引得省內外游客紛至沓來。 “社區建了微信群,干部們經常發一些反映家鄉變化的照片和文章。”看到家鄉的發展,在外漂泊多年的陳小紅夫婦去年返鄉創業,如今,他們的農家樂周末要接待100多人,一個月純利潤近6000元。 通過紅色旅游和生態種植養殖等產業的帶動,華潤社區的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5060元提高到2015年的12300元,村集體經濟積累從零增加到200萬元,一舉摘掉了貧困村和“空殼村”的帽子。 據遵義市旅游部門的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市紅色旅游共接待游客1239.9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9.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1.2%和43.6%,真正實現“井噴式”增長。 2015年底,貴州實現縣縣通高速,長久以來制約遵義縣域經濟發展的障礙被進一步打破。今年,遵義市提出“堅持紅色傳承,推動綠色發展,奮力打造西部內陸開放新高地”的發展定位。 遵義市余慶縣是典型的山區農業縣,長征途中,紅軍曾經從這里“強渡烏江”,轉危為安。過去從貴陽開車到余慶縣城,需要近6個小時,由于交通閉塞,政府招商引資都缺乏“底氣”,而現在,車程僅需2個小時。除此之外,離余慶縣城僅30分鐘車程的凱里黃平機場已通航,構皮灘電站翻壩運輸工程等即將建成投入使用,余慶“水、陸、空”一體的交通樞紐地位逐步顯現。 “大交通格局的形成使我們更加自信,余慶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正在從封閉走向對外開放。”余慶縣委書記譚諍說。現在,遵義市對余慶和相鄰的湄潭、鳳岡等縣的定位,是向東挺進長三角的“先遣隊”,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 根據遵義市的“十三五”規劃,未來5年,遵義將牢牢守住“速度、收入、脫貧、安全”發展底線和“山青、天藍、水清、地潔”生態底線,經濟總量實現翻番,確保2017年全面完成脫貧任務、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相關閱讀:
- [ 06-22]葛洲壩中標遵義市匯川區棚改項目 109.2億
- [ 06-08]萬水千山長征情 馬不停蹄取真經
——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羅橋德帶隊赴遵義、會寧參觀調研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