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交易市場“倒計時”參與者要做些什么?
2016-07-28 18:18:48??來源:中國經濟導報 責任編輯:陳培源 我來說兩句 |
2015年6月,我國提出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峰并爭取盡早達峰,203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05年基礎上降低60%~65%、非化石能源比重提高到20%等目標。 為實現上述目標,我國政府在強化碳強度下降目標責任考核、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形成節能低碳的產業體系、構建低碳能源體系、努力增加碳匯等基礎上,大力推進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從2011年起,在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及深圳等地啟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在全面總結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我國政府將加強基礎能力建設及制度設計,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計劃于2017年啟動全國碳交易市場。 對于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建設中可能出現的困難,以及市場該如何建設等問題,在不久前舉辦的地壇論壇上引發了專家們的熱烈討論。本期,我們從政策立法、降低碳交易成本、建立全球碳定價中心以及碳市場建設等角度選取4位專家發言,共同探討全國碳交易市場建設的相關問題。 盡量降低碳交易成本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黨組成員、專職副理事長王志軒 內容摘要:不管機制如何設計,當前最核心的就是低成本減碳。 關于全國碳交易市場的建立,我主要有三點建議: 第一,“有的放矢”。碳交易主要的目的是減碳,如果以高成本來實現這一目的的話,是有問題的。 第二,“弓弦協調”?!肮笔翘寂欧艡嘟灰椎囊巹t,沒有規則就像弓箭沒有弓一樣,弓實際上是一個約束。按理論講,在碳交易成本為零的時候,是最理想的狀態,而事實上交易成本是不可能為零的。但是我們所有的設計要盡可能簡單,并且減少在交易過程中的成本,包括企業談判的成本。如果碳排放交易給企業帶來很大的負擔是不行的。這個政策一定要設計合理。 這就要求我們在實現減碳的過程中,要企業把減碳的空間釋放出來,包括技術空間和管理空間。除了這兩者,交易本身也有空間。這樣的空間恰恰是我們政策規則可以提供的。 第三,“看風放箭”。目前,我國有一系列的政策要求,如國務院要求電力行業在2020年前實施節能改造,對新建電廠進行能耗標準限定等。此外,還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如果我們單純從市場機制設計方面考慮,而沒有考慮其他有關的與碳減排相關的政策,恐怕碳排放交易權的效果很難實現。 指望碳市場解決所有問題不現實 北京中創碳投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唐人虎 內容摘要:指望碳市場解決各方面問題,不可能。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