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專題> 黨群> 制作“長征頌”紀念紅軍長征80周年專題> 媒體熱評 > 正文

紅軍長征與黨的群眾路線

2016-07-26 15:24:55?大連海洋大學黨建理論研究小組?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卓志沐   我來說兩句

80年前,在中華民族面臨深重危機之時,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在中國大地上演了一場史無前例、波瀾壯闊的偉大長征。這次征程是在強大敵軍的重兵圍堵、險惡自然環境的影響、黨內嚴重分裂的干擾等困難條件下進行的,是對黨和紅軍在勇氣、意志和信念上的一次嚴峻考驗,其行程之遠、路途之險、困難之巨,舉世罕見,曠古未聞。就是在這樣的艱難險阻中,黨領導廣大紅軍將士浴血奮戰、前仆后繼、突破重圍、克服萬難,取得了震驚中外、光耀千古的長征勝利。在長征途中,黨帶領廣大工農紅軍認真貫徹群眾路線,排除了各種艱難險阻。紅軍長征的勝利,不僅是一次戰略轉移的勝利,而且是我們黨堅持群眾路線的勝利。回顧和總結長征時期黨領導紅軍貫徹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寶貴經驗和價值意義,對于當前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增強黨員干部堅持和貫徹群眾路線的自覺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實踐探索 積極開展群眾工作使黨和紅軍渡過難關

長征時期,黨領導紅軍在國民黨的包圍下,始終處于不斷轉戰、突圍的過程中,途經15個省和10多個少數民族地區,遇到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差異很大。應當說黨和紅軍走到哪里群眾工作就做到哪里,而且開展群眾工作采用的方式方法也各不相同。這一時期,黨從內部和外部兩個方面積極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群眾工作。

從黨的內部來說,主要是黨在紅軍內部開展的群眾工作。一是嚴明紅軍紀律,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長征時期,紅軍將士從革命利益出發,嚴守軍隊紀律,所到之處不隨便進民房,不吃老百姓的飯,即使需要什么東西或吃老百姓的飯都要付錢,因而得到群眾的積極擁護。二是官兵平等一致,無舊軍隊的軍閥惡習。長征途中,紅軍部隊官兵一致、上下平等的新型關系得到了進一步彰顯。周恩來讓受傷的機要參謀坐擔架,彭德懷把自己身上的糧食倒出一半分給軍團教導隊長孫毅等事例,都生動地體現了這種“官兵一致同甘苦”的革命精神。

從黨的外部來說,主要是指黨領導紅軍與人民群眾建立的血肉聯系。一是積極宣傳。紅軍在沿途都通過標語、歌謠、演講、布告等形式宣傳黨的政策、性質、宗旨以及揭露國民黨反動派的丑惡、虛偽。二是真誠幫助群眾。長征途中,紅軍通過打土豪、分田地等實際行動,真心誠意地幫助沿途受剝削、受壓迫的勞苦大眾解決實際問題,增進了當地群眾對紅軍的理解和支持。三是深入開展民族工作,爭取少數民族群眾的支持。長征時期,黨從實際出發,設置專門的民族工作機構,制定針對性的民族政策,積極提倡民族宗教自由,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并領導少數民族建立自治政權和革命武裝。1935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成立了中央少數民族委員會,這是我黨歷史上設置的第一個專門處理民族事務的工作機構。長征中,我黨頒布的《關于苗瑤民族中工作的原則指示》《關于回民工作的指示》等民族政策,明確要求紅軍部隊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語言文字。由于黨和紅軍對各族群眾真心實意地付出,因而也贏得了他們的回報。各族群眾給予紅軍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甚至流血犧牲,黨與群眾的這種血肉聯系得到了最為生動的展現。

經驗總結 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長征時期,黨領導紅軍在積極開展群眾工作的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寶貴歷史經驗。一是建立健全群眾工作領導組織,保證群眾工作具體落實。為了加強群眾工作的組織和領導,長征中,各部隊都根據工作需要,建立健全了群眾工作的領導組織。中央紅軍從各軍團到連隊都設立了專門負責群眾工作的部門。二是創新形式,面向群眾開展宣傳。長征時期,黨積極拓展宣傳渠道,創新多種宣傳形式和方法。這一時期,黨和紅軍主要以宣傳標語、口號、指示、訓令、通令、布告、歌曲、戲劇表演、群眾大會等方式開展群眾宣傳工作,對加強黨群聯系發揮著重要作用。三是繼續開展土地革命,解放群眾。長征期間,黨領導紅軍在經過的地區,繼續開展土地革命,把土地革命和群眾工作相結合,通過打土豪、分田地,解放貧苦群眾,維護群眾利益。1935年4月底,紅九軍團進占宣威。入城后,“首先打開敵人的監牢,釋放了政治犯和無辜百姓,處決了一些酷吏,又沒收了由官僚資本經營的‘宣合公司’等庫存的火腿以及幾家土豪劣紳的3000多擔谷和許多財物,大部分分給了貧苦群眾”。“在紅軍的影響下,甚至出現紅軍尚未到,名聲早就到的現象,常有被壓迫的農民派代表要求紅軍繞道到他們鄉里去‘解放’他們。”四是重視民族工作,團結各族群眾。黨中央制定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為基本原則,以尊重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和民族文化為主要內容,以建立互相幫助、共同進步的新型民族關系為主要奮斗目標的民族政策。

這一時期,也留下了一些背離群眾路線的沉痛歷史教訓。一是王明“左”傾教條主義路線將紅軍的三大任務改變為單純的打仗,取消了黨的群眾工作,致使中央紅軍遭受重創,被迫進行戰略轉移。二是陜北肅反運動,使許多無辜領導干部、青年知識分子遭到逮捕殺害,破壞了黨內團結,損害了黨和軍隊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由此可以看出,長征時期,我黨認真貫徹、執行群眾路線之時,戰無不勝,軍民團結,成功實現戰略轉移;背離群眾路線之時,戰事失敗,民心渙散,革命有瀕臨絕境的危險。

價值追尋 群眾路線是我們取得勝利的法寶

對理論發展的意義。一是提高了黨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認識水平。長征途中,黨領導紅軍把馬克思主義群眾觀作為武裝自己的思想武器。在其所到之處,非常重視與當地群眾的密切聯系,根據每個地區特點制定具體的政策、法令、紀律,要求黨和紅軍上下身體力行、模范地執行。實踐中形成的這些群眾工作經驗、方法,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群眾觀的實現形式和內容,從思想層面提升了黨對群眾觀的認識水平。二是推進了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長征時期,黨就很注重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中國化的理論創新,黨制定的民族政策就是我們黨把馬克思主義群眾觀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三是奠定了黨在今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中堅持群眾路線的理論自覺。

對中國革命的意義。長征時期的群眾路線,打擊了敵人,提高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覺悟,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革命熱情,為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勝利提供了堅實的革命基礎;贏得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為長征戰略轉移的勝利提供了強大的革命力量;取得民族團結工作的進步,不僅贏得了少數民族群眾的支持和幫助,還為今后制定和建立正確的民族統戰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有益經驗。

對時代進步的意義。一是強化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長征中,黨領導紅軍宣傳、組織和發動少數民族群眾,打土豪、分田地、分糧食,推翻地主反動派的剝削統治,建立工農革命政權,用制度、政權的形式確保革命的成果歸廣大少數民族群眾所有,用實際行動踐行了黨的性質和根本宗旨,增強了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自覺意識。二是彰顯了人民主體的價值觀念。長征勝利,離不開黨對人民群眾歷史地位的認識,也離不開黨發揮和實現人民群眾主體的價值作用。為了尊重群眾的主體地位,黨制定了尊重各族群眾的民族政策,帶領各族群眾進行革命斗爭,給人民群眾以實實在在的利益。長征時期,我們黨堅持貫徹群眾路線,贏得民心,實現了戰略轉移。同樣,在隨后的革命、建設和改革時期,黨也正是在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礎上,把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來,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勝利和光輝成就。

(《光明日報》 2014年6月5日 07版)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 理论片久久网站 | 开心五月激情中文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aⅴ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高清在线播放 | 亚州毛多水多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