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史料
2016-05-04 09:47:40??來源:檔案界 責任編輯:康金山 我來說兩句 |
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歷時兩年,跨越11個省區,行程兩萬五千余里的長征,是人類歷史上氣壯山河的英雄史詩。中央紅軍長征過貴州,是這部壯麗史詩中光輝的一章。 中央紅軍(紅一方面軍)是毛澤東、朱德親自締造并直接率領的一支工農武裝。這支工農武裝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南昌起義、湘贛邊秋收起義、贛西、贛南起義、閩西起義、平江起義所組建的紅軍第一軍團和第三軍團于1930年8月合編而成。朱德任總司令,毛澤東任前委書記、總政治委員。共約8萬人,主要活動在以瑞金為中心的贛南、閩西中央革命根據地。直接受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領導。 中央紅軍在1930年至1931年9月,同中央革命根據地的人民一起,連續粉碎了國民黨蔣介石第一、二、三次軍事“圍剿”,勝利地保衛了中央革命根據地。 1931年1月,中共第六屆四中全會以后,以王明為代表的“左”傾路線統治了黨中央。1933年,黨中央由上海遷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博古代理黨的總書記,使“左”傾路線更加全面地在中央革命根據地貫徹執行。1933年3月,在第四次反“圍剿”中,毛澤東由于受到王明“左”傾路線的排斥而被迫離開領導崗位,但周恩來、朱德指揮中央紅軍運用和發展了以往反“圍剿”中成功的經驗,在第四次反“圍剿”中仍然取得了勝利。 1933年10月,蔣介石不顧日本帝國主義對中國加緊擴大侵略,中華民族處于危亡之秋的大局,推行“攘外必先安內”的政策,調動100萬軍隊,200架飛機,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各個革命根據地發動了第五次軍事“圍剿”。其中以50萬兵力,采取“堡壘主義”步步推進戰術,圍攻中央革命根據地。 面對敵人空前規模的軍事“圍剿”,王明“左”傾冒險主義者不顧敵強我弱的客觀事實,錯誤地認為第五次反“圍剿”斗爭“即是爭取中國革命完全勝利的斗爭”,“直接革命形勢在中國存在著”,“反對五次‘圍剿’是革命道路和殖民地道路的決戰”。極力夸大革命的形勢,提出要“御敵于國門之外”。拋棄了紅軍第一、二、三次反“圍剿”的成功經驗,指揮紅軍采用冒險主義的“集中對集中、堡壘對堡壘”,實行“正規戰”、“陣地戰”。他們不顧敵人在裝備上、人數上大大優于紅軍的實際情況,與敵人拼消耗,使紅軍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使紅軍善打運動戰、游擊戰的特長無法發揮。正如毛澤東同志指出的“敵人三里五里一進,十里八里一推的堡壘主義作戰法,完全是紅軍自己的節節抗御促成的。如果我軍在內線放棄節節抗御的戰法,再在必要和可能時轉向敵人的內線打去,局面必然是另外一種”。“統治著第五次反‘圍剿’時期的所謂‘正規戰爭’的戰略方針,否認這種流動性,反對所謂‘游擊主義’……結果是得到了一個異乎尋常的大流動———二萬五千華里的長征”。 1933年11月,蔣介石對紅軍的第五次“圍剿”開始不久,被調到福建圍攻紅軍的國民黨第十九路軍將領發動“福建政變”,在福建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公開宣布反對蔣介石,要求與紅軍簽訂抗日反蔣協定。然而王明“左”傾路線的領導者坐失良機,實行防御中的保守主義,使敵人在圍攻第十九路軍,扼殺了“福建人民政府”之后,得以從容地調轉頭來,加緊圍攻中央革命根據地。此時,“左”傾路線領導者仍然東堵西擊,窮于應付,使紅軍越打越少,根據地越打越小。 在第五次反“圍剿”開始后的一段時間內,周恩來、朱德等紅軍領導人曾對“左”傾路線領導者提出過意見,但都遭到拒絕和壓制,并被排斥在實際領導之外。最后紅軍主力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據地,實行戰略大轉移。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紅軍一、三、五、八、九軍團及后方機關,從江西省南部和福建省西部的瑞金、雩都、長汀、寧化等地出發開始長征。 |
相關閱讀:
- [ 05-02]創造醫務社工的“長征模式”
- [ 04-21]長征五號發射進入沖刺階段 火箭總體性能位居世界前列
- [ 04-15]電視劇《絕命后衛師》在長汀開拍 紀念長征勝利80周年
- [ 04-14]紀念紅軍長征勝利八十周年 《絕命后衛師》在長汀開機
- [ 04-06]區關工委到水吉中學做"長征史"講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