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法官”黃志麗:溫情司法喚醒良知
2016-03-25 10:49:34??來源:央廣網 責任編輯:房小奇 我來說兩句 |
央廣網北京3月25日消息(記者 彭建軍 漳州臺記者 陳細慧)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 時代楷模:“知心法官”--記福建漳州薌城人民法院法官黃志麗。今天播出下篇《溫情司法喚醒良知》。 因為征地賠償款分配意見不一,古塘村村民蔡溪發和蔡亞偉請黃志麗做個評判。黃志麗發現,雙方幾十年的鄰居關系一直不錯,爭議的賠償款數量也不大。黃志麗從情理入手為他們調解,糾紛得到圓滿解決。黃志麗說如果開庭審理這個案件,很快就能落槌敲定,但是他們關系會越來越僵。 黃志麗:我調解可能要兩天,三天,兩次,三次,五次,才會調解成功。在案件上花時間,花精力,花心血,就是希望當事人的那個矛盾能夠得到真正解決。 這樣的執著源于她初任審判員時的一次經歷。當時,黃志麗受理了一起土地糾紛案。由于事實清楚,她很快就依法作出了判決。然而,她回訪發現,爭議雙方是手足至親,判決后,則“老死不相往來”。從此,黃志麗對法官工作有了新的認識,遇到矛盾糾紛,不能一審了之,要耐心釋法析理,將親和調解貫穿始終。 黃志麗:法官本身肩負公正判案職責的同時還肩負著修復受損的社會關系,召喚社會道德回歸的職能,只有即解開法結又解開心結,才能做到案結事了人和。 薌城法院民一庭庭長陳志榮認為黃志麗不僅讓群眾看得見公正,還讓群眾看得懂公正。 陳志榮:社區調解她秉承的原則還是用法院處理方式的標桿在調解,不是和稀泥,不是只要當事人愿意就可以,她還有一個標準就是要符合法律規定,對的人,誠信的人要獎,欺詐的人、不誠信的人要罰,大概有這種一個價值評判的基本理念在里面。 2012年6月,黃志麗法官工作室成立,從此群眾家門口有了“小法院”。這也成了結矛盾糾紛的大熔爐、普法明德的大課堂。目前,薌城區已有5個黃志麗法官工作室,共為群眾答疑解難793次,訴前聯動化解民事糾紛1132件。 |
相關閱讀: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