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局】 多部門聯動,組建反詐騙中心 針對加大虛假信息詐騙的打擊和管理力度,柳新群代表提出四點建議。 首先,盡快建立市政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由市政府分管領導任總召集人,市直相關部門及通信公司、銀行為成員單位,負責全市反詐騙工作的統一領導、總體規劃和統籌推進,最大限度地打破體制、機制上的牽扯制約,確保各項工作措施有效落實。 組建全市反詐騙中心,成為一大亮點。他建議,學習借鑒外地經驗,整合公安、宣傳、通信、銀行等部門資源,組建多部門24小時集中運作的全市反詐騙中心,市公安局作為常態化執行機構,負責指導、協調、宣傳、防控、打擊、監督等反詐騙日常工作,人員從公安機關和市工、農、中、建、郵儲等5家主要銀行及移動、聯通、電信公司抽調進駐,并建設部署相關凍結、查詢、停機業務系統,實行24小時運作。 此外,公安機關、電信部門、銀行部門等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并加大防范詐騙公益宣傳力度,增強群眾的防騙意識、識別能力。 【分析】 詐騙新特點 1.防不勝防:各種途徑實施詐騙,包括電話、網絡。 2.手段多樣:冒充公檢法等國家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冒充客服(銀行、通信、保險、民航等);冒充好友、領導等;假冒商家。 3.技術先進:利用境外服務器;使用任意顯號軟件;利用木馬竊取個人信息。 4.企業化運作(從個體向團伙轉變,專門為詐騙衍生出來灰色產業鏈):有專門到銀行開戶辦理銀行卡的;有專門出售銀行卡的;有專門為詐騙提供技術支持的,如設計詐騙網站,如出租通信線路和網關。 5.資金轉移更加隱蔽:有人專門取款和洗錢;有的利用金融第三方支付平臺轉移資金,通過網上交易達到洗錢。 受害人分析 1.性別方面:男性占58.7%,女性占41.3%。 2.籍貫方面:泉州市本籍人員占57.6%,外地市籍占42.4%。 3.年齡方面:30歲以下占61.2%,31~40歲占22.6%,41~50歲占12.9%,51歲以上占3.3%。 4.職業方面:對受害人進行回訪,企業工廠務工人員占53.2%,公司職員及經商人員占25.4%,自由職業及家庭主婦、老人占5.5%,在讀學生及家長占14.5%,國家機關事業、國企單位工作人員占1.4%。 |
相關閱讀:
- [ 03-10]永安:詐騙短信發給民警5小時后團伙被“端”
- [ 03-10]誤點詐騙短信網址 女白領被騙13萬元
- [ 03-10]農行福建漳浦支行成功堵截一起電話詐騙
- [ 03-10]永安:詐騙短信發給民警5小時后團伙被“端”
- [ 03-09]光澤郵儲銀行"七步法"成功堵截詐騙案件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