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時評|大學城|臺海|娛樂|體育|國內|國際|專題|網事|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巖|寧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 > 專題> 2015全國網媒健康貴州行> 媒體聚焦 > 正文

全國網媒走進岜沙 尋蹤苗寨“樹圖騰”生態密碼

2015-08-28 22:17:49??來源:多彩貴州網  責任編輯:李霖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多彩貴州網訊 (文/李遠莉 圖/張玥 楊昌鼎)“生命樹”“消災樹”“岜沙樹神”……步入寨中,參天大樹,滿坡蒼翠,鳥鳴聲不絕于耳,空氣清新濕潤,仿佛人在畫中游。

8月25日,2015年全國網絡媒體健康貴州行記者一行,來到貴州從江縣的岜沙苗寨進行參觀采訪。

“種樹、敬樹、愛樹,是我們岜沙人的傳統。”岜沙苗族村民滾水格介紹,岜沙是一個以樹為神的苗族部落,樹便是岜沙苗民心中的圖騰。岜沙的村規民約規定,盜伐林木除了退贓以外,還要罰120斤米、120斤酒、120斤肉請寨人食用。

網媒記者們在滾水格的帶領下,虔誠祭了拜供在神樹亭的“神樹”,并參觀岜沙的苗族文化陳列室,了解“樹葬”的起源和過程。

在岜沙古蘆笙堂,滾水格指著周圍幾株大樹告訴記者:“這些馬尾松、香樟、楓香樹等至少有兩三百年了。”

在岜沙每當出生一個孩子,其父母就會種下一棵樹,作為孩子的“生命樹”,陪伴孩子成長;逢年過節,父母會帶孩子來祭拜“消災樹”,祈求健康平安;如果孩子過世了,家人就砍掉那棵樹,但是會在埋葬逝者的地方,再種一棵新的樹苗,表示生命以另一種形式延續,稱為樹葬。

“正是得益于這些樸實的生態觀念,岜沙苗寨的森林才保護得完好至此。”青海新聞網總編輯王健說,中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風俗,但是像岜沙苗寨這樣古寨貌和習俗保存得這么完好的,還是不多,可以考慮申請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岜沙部落古“樹圖騰”的生態理念發揚光大。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心情版
相關評論
今日熱詞
更多>>福建今日重點
更多>>國際國內熱點
  • 新聞圖片
更多>>娛 樂
  • 點擊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關于我們 | 廣告服務 | 網站地圖 | 網站公告 |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欧美一级高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在线一区 |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日本天堂久久久 | 色综五月亚洲欧美婷婷 |